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S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污泥颗粒化和稳定性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1页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研究进展第12-18页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2-13页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3-14页
     ·基于好氧颗粒污泥的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第14-17页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17-18页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和发展第18-25页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及水质特征第18-21页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第21-23页
     ·生物脱氮新技术第23-25页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第25-29页
     ·PCR-DGGE技术第25-27页
     ·FISH技术第27-29页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29-31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9页
     ·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研究的技术路线、材料和分析方法第31-44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1-32页
   ·试验装置第32-34页
   ·分析测试方法第34-44页
     ·常规分析测试项目与方法第34页
     ·污泥物化性状分析第34-38页
     ·污泥微生物群落分析第38-44页
第三章 S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污泥颗粒化及污染物去除性能第44-58页
   ·进水水质及接种污泥第44-45页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第45-49页
     ·外观及生物相观察第45-46页
     ·污泥粒径分布变化第46-48页
     ·污泥浓度及沉降性能变化第48-49页
   ·污染物去除效果第49-55页
     ·污染物容积负荷第49-50页
     ·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第50页
     ·氨氮的去除第50页
     ·颗粒污泥与絮状污泥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耐盐性能比较第50-55页
   ·颗粒污泥的解体现象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好氧颗粒污泥不稳定机理分析及投加PAC强化颗粒污泥的稳定性研究第58-86页
   ·好氧颗粒污泥不稳定机理分析第58-60页
   ·解决措施第60-61页
   ·进水水质与接种污泥第61-62页
   ·平行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特性比较第62-73页
     ·外观及生物相观察第62-64页
     ·污泥粒径分布变化第64-65页
     ·污泥浓度及沉降性能变化第65-67页
     ·污泥EPS、表面相对疏水性及相关关系第67-71页
     ·污泥比重的变化及对沉降性能和含水率的影响第71-73页
   ·平行反应器污染物处理性能比较第73-79页
     ·污染物负荷第73-74页
     ·平行反应器有机物去除性能比较第74-76页
     ·平行反应器氮去除性能比较第76-79页
   ·PAC对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影响探讨第79-84页
     ·污泥结构方面第80-82页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方面第82-84页
     ·污泥比重方面第84页
     ·反应器运行方面第84页
     ·污泥EPS方面第84页
   ·小结第84-86页
第五章 颗粒污泥S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脱氮特性第86-103页
   ·进水水质与接种污泥第86-87页
   ·磷酸铵镁沉淀法预处理氨氮第87-89页
   ·GSBR1和GSBR2污染物去除性能比较第89-92页
     ·污染物负荷第89-90页
     ·GSBR1和GSBR2对有机物的去除性能比较第90-91页
     ·GSBR1和GSBR2对氨氮的去除性能比较第91-92页
   ·GSBR1和GSBR2同步去除COD及脱氮特征第92-101页
     ·不同进水氨氮浓度下COD降解动力学第92-94页
     ·不同进水氨氮浓度下脱氮特征第94-100页
     ·生物脱氮过程DO、pH变化规律第100-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六章 颗粒污泥SBR处理垃圾渗滤液稳定运行期的污泥理化特性第103-113页
   ·稳定运行期反应器运行特性及颗粒污泥性状第103-104页
   ·不同粒径范围内污泥理化性能比较第104-107页
   ·稳定运行期颗粒污泥生物相观察及元素分析第107-110页
   ·稳定运行期不同粒径污泥中金属元素含量第110-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七章 处理垃圾渗滤液SBR不同运行阶段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演变第113-142页
   ·取样条件及样品编号第113页
   ·样品基因组DNA提取结果第113-114页
   ·样品总细菌种群结构分析第114-122页
     ·总细菌DNA的PCR扩增第114-115页
     ·总细菌PCR扩增产物的DGGE分离第115-117页
     ·总细菌种群多样性分析第117页
     ·总细菌种群相似性分析第117-119页
     ·总细菌种群聚类分析第119页
     ·部分优势AOB的16S rDNA片段克隆测序和菌种鉴定第119-122页
   ·样品AOB种群结构分析第122-129页
     ·AOB的巢式PCR扩增第122页
     ·AOB PCR扩增产物的DGGE分离第122-125页
     ·AOB种群多样性分析第125-126页
     ·AOB种群相似性分析第126页
     ·AOB种群聚类分析第126-127页
     ·部分优势AOB的16S rDNA片段克隆测序和菌种鉴定第127-129页
   ·样品NOB种群结构分析第129-134页
     ·NOB的巢式PCR扩增第129-130页
     ·NOB PCR扩增产物的DGGE分离第130-132页
     ·NOB种群多样性分析第132页
     ·NOB种群相似性分析第132-133页
     ·NOB种群聚类分析第133-134页
   ·样品反硝化细菌种群结构分析第134-140页
     ·反硝化细菌的巢式PCR扩增第134-135页
     ·反硝化细菌PCR扩增产物的DGGE分离第135页
     ·反硝化细菌种群多样性分析第135-136页
     ·反硝化细菌种群相似性分析第136页
     ·反硝化细菌种群聚类分析第136-138页
     ·部分优势NOB和反硝化细菌的16S rDNA片段克隆测序和菌种鉴定第138-140页
   ·本章小结第140-142页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和建议第142-145页
   ·结论第142-144页
   ·创新点第144页
   ·建议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6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61-163页
致谢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化工合成制药废水的高效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下一篇:MBR和GSBR中微生物群落生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