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1. 导论 | 第16-23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研究创新与局限 | 第20-23页 |
·研究的创新 | 第20-21页 |
·研究的局限 | 第21-23页 |
2. 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3-4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33页 |
·生态文明 | 第23-27页 |
·城市化 | 第27-31页 |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市化 | 第31-33页 |
·理论基础 | 第33-35页 |
·发展经济学和城市化理论 | 第33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3-34页 |
·经济学的空间维度和新经济地理学 | 第34-35页 |
·系统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系统观 | 第35页 |
·主要文献述评 | 第35-49页 |
·关于城市化动力因素 | 第36页 |
·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基本问题 | 第36-37页 |
·关于城市化和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 第37-40页 |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 | 第40-41页 |
·城市化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 | 第41-43页 |
·有关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讨论 | 第43-44页 |
·中国城市化进程和道路选择 | 第44-46页 |
·简要评论 | 第46-49页 |
3. 城市化:历史经验和进程分解 | 第49-82页 |
·城市化进程:国际经验 | 第49-60页 |
·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概述 | 第49-53页 |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概述 | 第53-56页 |
·世界城市化总体进程概述 | 第56-58页 |
·城市化进程的一般性质:历史经验 | 第58-60页 |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 第60-73页 |
·中国城市化总体进程概述 | 第60-63页 |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多维度考察 | 第63-67页 |
·中国城市化的区域差异 | 第67-71页 |
·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几个基本判断 | 第71-73页 |
·理论框架:城市化进程分解 | 第73-80页 |
·城市化进程分解的原则 | 第73-75页 |
·纵向分解: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 | 第75-79页 |
·横向分解:城市化进程的有机结构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4. 城市化人口过程 | 第82-109页 |
·城市化人口过程概述 | 第82-87页 |
·城市化人口过程及其表现形式 | 第82-84页 |
·城市化人口过程对城市化其它过程的影响概述 | 第84-85页 |
·城市化人口过程与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关系 | 第85-87页 |
·城市化人口过程的发展层次 | 第87-95页 |
·城市化人口过程发展的两个层次 | 第87-90页 |
·城市化人口过程与乡城迁移人口的回迁 | 第90-93页 |
·城市化人口过程与“逆城市化” | 第93-95页 |
·城市化人口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95-99页 |
·经济过程的影响 | 第95-97页 |
·空间过程的影响 | 第97-98页 |
·自然过程的影响 | 第98-99页 |
·生态文明与中国城市化人口过程 | 第99-107页 |
·中国城市化人口过程发展现状 | 第99-102页 |
·中国城市化人口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102-106页 |
·生态文明与中国城市化人口过程 | 第106-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5. 城市化空间过程 | 第109-122页 |
·城市化空间过程概述 | 第109-112页 |
·城市化空间过程及其表现形式 | 第109-110页 |
·城市化空间过程对城市化其它过程的影响概述 | 第110-111页 |
·城市化空间过程与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关系 | 第111-112页 |
·城市化空间过程的发展阶段 | 第112-115页 |
·零散发展阶段 | 第112-113页 |
·缓慢发展阶段和大城市 | 第113页 |
·快速发展阶段和大都市 | 第113-114页 |
·扩散蔓延和都市区 | 第114-115页 |
·城市化空间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115-117页 |
·人口过程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经济过程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自然过程的影响 | 第117页 |
·生态文明与中国城市化的空间过程 | 第117-121页 |
·中国城市化空间过程发展现状 | 第117-119页 |
·中国城市化空间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119-120页 |
·生态文明与中国城市化空间过程 | 第120-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6. 城市化经济过程 | 第122-148页 |
·城市化经济过程概述 | 第122-126页 |
·城市化经济过程及其表现形式 | 第122-124页 |
·城市化经济过程对城市化其它过程的影响概述 | 第124-125页 |
·城市化空间过程与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关系 | 第125-126页 |
·城市化经济过程的发展模式 | 第126-134页 |
·城市化经济过程的历史考察 | 第126-129页 |
·城市化经济过程中的工业化 | 第129-132页 |
·城市化经济过程中的第三产业发展 | 第132-134页 |
·城市化经济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134-139页 |
·人口过程的影响 | 第134-136页 |
·空间过程的影响 | 第136-137页 |
·自然过程的影响 | 第137-139页 |
·生态文明与中国城市化经济过程 | 第139-146页 |
·中国城市化经济过程发展现状 | 第139-143页 |
·中国城市化经济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143-145页 |
·生态文明与中国城市化经济过程 | 第145-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146-148页 |
7. 城市化自然过程 | 第148-174页 |
·城市化自然过程概述 | 第148-152页 |
·城市化自然过程及其表现形式 | 第148-150页 |
·城市化自然过程对城市化其它过程的影响概述 | 第150-151页 |
·城市化自然过程与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关系 | 第151-152页 |
·城市化自然过程的发展模式 | 第152-159页 |
·城市化自然过程的历史考察 | 第152-154页 |
·城市化进程中的自然资源消耗 | 第154-156页 |
·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变化 | 第156-159页 |
·城市化自然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159-166页 |
·人口过程的影响 | 第159-162页 |
·空间过程的影响 | 第162-164页 |
·经济过程的影响 | 第164-166页 |
·生态文明与中国城市化的自然过程 | 第166-173页 |
·中国城市化自然过程发展现状 | 第166-169页 |
·中国城市化自然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169-172页 |
·生态文明与中国城市化自然过程 | 第172-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173-174页 |
8.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化发展:系统思维与实证 | 第174-200页 |
·生态文明、城市化与系统思维 | 第174-177页 |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市化系统 | 第174-175页 |
·问题、系统的边界和结构 | 第175-177页 |
·子系统概述 | 第177-183页 |
·城市化子系统间的关系 | 第177-178页 |
·人口子系统 | 第178-179页 |
·空间子系统 | 第179-180页 |
·经济子系统 | 第180-182页 |
·自然子系统 | 第182-183页 |
·场景分析 | 第183-195页 |
·场景一:当前发展模式 | 第183-189页 |
·场景二:集约发展模式 | 第189-192页 |
·场景三:理性发展模式 | 第192-195页 |
·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城市化模式选择 | 第195-198页 |
·本章小结 | 第198-200页 |
9. 结论与建议 | 第200-21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200-206页 |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市化 | 第200-202页 |
·中国当前模式下城市化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 第202-204页 |
·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推进中国城市化发展 | 第204-206页 |
·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思路 | 第206-210页 |
·大胆革新发展理念 | 第206-207页 |
·积极促进集约发展 | 第207-208页 |
·全力推进制度创新 | 第208页 |
·开展动态监测预警 | 第208-210页 |
参考文献 | 第210-220页 |
附录:城市化系统动力学模型文档 | 第220-230页 |
致谢 | 第230-232页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232-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