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师本对话”问题探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6页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 研究思路、方法第14-15页
 (四) 创新点第15-16页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师本对话”的内涵及理论依据第16-23页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师本对话”的内涵第16-19页
  1. “师本对话”的内涵第16-18页
  2. 高中思想政治课“师本对话”的内涵第18-19页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师本对话”的理论依据第19-23页
  1. 马丁布伯的关系对话哲学第19-20页
  2. 哲学解释学的文本解读思想第20-21页
  3. 哈贝马斯交往合理化对话理论第21-23页
二、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师本对话”的现状分析第23-32页
 (一)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师本对话”取得的成效第23-26页
  1. 教师批判思维增强,照搬文本现象减少第23-24页
  2. 教师注重系统关照,开放灵活建构知识第24-25页
  3. 教师开始守正创生,提升文本的可解性第25-26页
 (二)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师本对话”存在的不足第26-28页
  1. “师本对话”仍存在模式化痕迹第26-27页
  2. “师本对话”仍受制于应试教育第27页
  3. “师本对话”易走向盲目“创生”第27-28页
 (三)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师本对话”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第28-32页
  1. “师本对话”方式缺乏创新第28-29页
  2. “师本对话”主知主义倾向严重第29-30页
  3. “师本对话”的“创生”缺少规范第30-32页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师本对话”的改进方法第32-44页
 (一) 创新“师本对话”方式,注重知识适用性第32-36页
  1. 教师应注重完善专业知识第32-34页
  2. 教师应注重提高创新能力第34-35页
  3. 教师应贯彻新课程的知识观第35-36页
 (二) 注重“师本对话”功能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36-38页
  1. 教师应关照学生的实际需要第36-37页
  2. 教师应努力实现智育与德育的统一第37页
  3. 教师应贯彻新课程的学生观第37-38页
 (三) 强调“师本对话”建构性,实现意义“创生”第38-44页
  1. 教师实施“创生”时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第38-40页
  2. 教师的意义“创生”应以规范性框架为支撑第40-42页
  3. 教师应贯彻新课程的教材观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第47-49页
后记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综合教学研究
下一篇:红色资源在《文化生活》中的应用研究--以西柏坡红色资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