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时滞相关非脆弱鲁棒静态输出反馈控制策略及其在主动悬架中的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7页
   ·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鲁棒静态输出反馈控制研究现状第12-15页
   ·时滞相关鲁棒控制和非脆弱控制研究现状第15-19页
     ·时滞相关稳定性及鲁棒控制第15-17页
     ·非脆弱控制研究现状第17-19页
   ·车辆主动悬架鲁棒控制研究现状第19-24页
     ·车辆主动悬架系统概述第19-21页
     ·主动悬架鲁棒控制第21-24页
   ·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第24-25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2章 PSO-DE/LMI 优化算法与 SOF 控制第27-69页
   ·引言第27页
   ·系统的性能及其 LMI 表示第27-33页
     ·LMI 的一般表示及其性质第27-29页
     ·系统的 H_∞性能第29-30页
     ·系统的 H_2性能第30-32页
     ·系统的广义 H_2性能第32-33页
   ·粒子群优化算法与差分进化算法第33-41页
     ·PSO 算法第34-35页
     ·DE 算法第35-39页
     ·PSO-DE 混合算法第39-41页
   ·PSO-DE/LMI 优化算法第41-47页
     ·双线性矩阵不等式简介第41页
     ·H_∞及 H_2静态输出反馈控制问题第41-43页
     ·PSO-DE/LMI 算法的基本原理第43-44页
     ·PSO-DE/LMI 算法实现步骤第44-47页
   ·车辆主动悬架单目标 SOF 控制第47-68页
     ·控制问题的描述第47-51页
     ·主动悬架最优 H_∞SOF 控制第51-60页
     ·主动悬架最优 H_2SOF 控制第60-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3章 鲁棒多目标 SOF 控制第69-96页
   ·引言第69页
   ·鲁棒 H_2/H_∞SOF 控制第69-75页
     ·多目标控制问题的描述第70-71页
     ·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第71-72页
     ·设计实例第72-75页
   ·主动悬架 H_∞/L_2-L_∞SOF 控制第75-86页
     ·控制问题描述第75-78页
     ·最优 H_∞/L_2-L_∞SOF 控制器设计第78-81页
     ·仿真及结果分析第81-86页
   ·主动悬架 H_2/L_2-L_∞SOF 控制第86-94页
     ·控制问题描述第86-87页
     ·最优 H_2/L_2-L_∞SOF 控制器设计第87-90页
     ·仿真及结果分析第90-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4章 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多目标 SOF 控制第96-122页
   ·引言第96页
   ·时滞相关鲁棒 H_∞/L_2-L_∞SOF 控制问题的描述第96-98页
   ·时滞相关鲁棒 H_∞SOF 控制器的存在条件第98-103页
     ·对标称系统的时滞相关条件第99-101页
     ·对不确定系统的时滞相关条件第101-103页
   ·时滞相关鲁棒 L_2-L_∞SOF 控制器的存在条件第103-108页
     ·对标称系统的时滞相关条件第103-106页
     ·对不确定系统的时滞相关条件第106-108页
   ·时滞相关鲁棒 H_∞/L_2-L_∞SOF 控制器设计第108-109页
   ·具有时滞的参数不确定主动悬架 H_∞/L_2-L_∞SOF 控制第109-121页
     ·控制问题的描述第109-111页
     ·控制器的设计第111-113页
     ·仿真及结果分析第113-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5章 时滞相关非脆弱鲁棒多目标 SOF 控制第122-142页
   ·引言第122-123页
   ·时滞相关非脆弱鲁棒 H_∞/L_2-L_∞SOF 控制问题的描述第123-124页
   ·时滞相关非脆弱鲁棒 H_∞/L_2-L_∞SOF 控制器的设计第124-128页
     ·时滞相关非脆弱鲁棒 H_∞SOF 控制器的存在条件第124-126页
     ·时滞相关非脆弱鲁棒 L_2-L_∞SOF 控制器的存在条件第126-128页
     ·时滞相关非脆弱鲁棒 H_∞/L_2-L_∞SOF 控制器设计第128页
   ·主动悬架时滞相关非脆弱鲁棒 H_∞/L_2-L_∞SOF 控制第128-140页
     ·控制器的设计第129-131页
     ·仿真及结果分析第131-140页
   ·本章小结第140-142页
第6章 基于 ADAMS 和 MATLAB/Simulink 的车辆主动悬架联合仿真第142-154页
   ·引言第142页
   ·基于 ADAMS 和 MATLAB/Simulink 的联合仿真方法第142-145页
     ·ADAMS 软件简介第142-143页
     ·基于 ADAMS 和 MATLAB/Simulink 的联合仿真方法第143-145页
   ·基于 ADAMS/View 的主动悬架机械模型的建立第145-147页
   ·联合仿真及结果分析第147-153页
     ·路面输入模型仿真第147-149页
     ·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第149页
     ·仿真及结果分析第149-153页
   ·本章小结第153-154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54-157页
   ·主要研究结果及创新第154-156页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第156-157页
附录 A 路面输入模型第157-161页
 A.1 确定性路面输入第157-158页
 A.2 随机路面输入第158-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5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75-177页
致谢第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Agent的磨矿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新型微结构光纤传感器的制备及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