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光场相机深度信息获取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课题的主要研究背景第9-11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光场相机第12-14页
     ·计算摄影学第14-15页
     ·深度图像获取技术第15-16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章节安排第16-18页
第2章 光场理论第18-33页
   ·引言第18页
   ·光场的定义第18-19页
   ·光场渲染理论第19-20页
   ·光场的获取方式第20-22页
   ·光场的参数化表示第22-26页
     ·光场参数化的三种表示方法第22-23页
     ·传统成像系统的光场参数化表示第23-25页
     ·光场相机的四维参数化表示第25-26页
   ·光场的处理方法第26-32页
     ·光场相机采集光场时视角的变换第26-27页
     ·光场相机中的数字对焦和数字变焦第27-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数字重聚焦第33-45页
   ·引言第33页
   ·理想成像和投影变换(Projective Transformation)第33-35页
     ·投影变换第33-34页
     ·轴对称投影变换第34-35页
   ·成像光学系统的光照度第35-39页
     ·传播过程中的辐照度第35-36页
     ·成像系统中轴上点的光照度第36-38页
     ·成像系统中轴外点的光照度第38-39页
   ·光场能量函数第39-42页
     ·薄透镜的辐射度学第40-41页
     ·光场相机中的光场能量函数第41-42页
   ·数字重聚焦技术研究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焦点堆栈第45-55页
   ·引言第45页
   ·超分辨率焦点堆栈研究第45-50页
     ·焦点堆栈变换第46-48页
     ·超分辨率离散焦点堆栈变换第48-49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9-50页
   ·基于焦点堆栈的三维模型生成方法第50-54页
     ·一种结合光场相机焦点堆栈的三维重建方法第51-52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9页
   ·本文的工作总结第55-56页
   ·本文今后的研究工作展望第56-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态视景生成软件平台技术研究
下一篇:荧光图像融合与伪彩色增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