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

红壤坡地不同利用方式氮流失特征及其控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25页
   ·引言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第13-25页
     ·坡地氮素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第13-22页
     ·坡耕地氮流失研究概况第22-23页
     ·坡林地氮流失研究概况第23-25页
2 试验区概况第25-29页
   ·坡林地试验区基本概况第25-26页
   ·坡耕地试验区基本概况第26-27页
   ·试验区现场图片第27-29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9-35页
   ·研究内容第29页
   ·技术路线第29-30页
   ·研究方法第30-34页
     ·试验小区设置第30-33页
     ·样品采集方法第33页
     ·监测项目和方法第33页
     ·主要实验设备第33-34页
   ·数据处理第34-35页
4 红壤坡林地氮流失特征研究与分析第35-43页
   ·降雨量、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关系第35-38页
     ·降雨量分析第35页
     ·径流量分析第35-37页
     ·泥沙流失量分析第37-38页
   ·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特征分析第38-42页
     ·降雨过程中氮素平均浓度变化第38-40页
     ·施肥对径流氮素浓度的影响第40页
     ·植被覆盖度对径流氮素浓度的影响第40-41页
     ·氮素流失量第41-42页
   ·附近池塘水质变化情况第42页
   ·讨论第42-43页
5 红壤坡耕地氮流失特征研究与分析第43-57页
   ·红壤坡耕地的降雨量、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关系第43-45页
     ·降雨量分析第43页
     ·径流量分析第43-44页
     ·泥沙流失量分析第44-45页
   ·坡耕地减氮施肥对坡地玉米产量及径流氮素的影响第45-50页
     ·减氮施肥对径流氮的影响第45-46页
     ·减氮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46-47页
     ·减氮施肥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第47-48页
     ·减氮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第48页
     ·不同施肥方式对径流氮流失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第48-49页
     ·讨论第49-50页
   ·坡耕地生态拦截技术的研究第50-57页
     ·生态拦截处理的径流量、泥沙量及降雨量关系第50-52页
     ·生态拦截技术对氮流失的影响第52-53页
     ·生态拦截技术对玉米产量以及肥料肥效与利用率的影响第53-54页
     ·生态拦截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第54-56页
     ·讨论第56-57页
6 坡林地和坡耕地氮流失与控制第57-61页
   ·两个试验区氮流失研究第57-58页
     ·两个试验区土壤理化性状第57页
     ·两种坡地利用方式的平均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对比第57-58页
     ·两种坡地利用方式的氮素流失量对比第58页
   ·坡地氮流失控制第58-61页
     ·坡地氮流失的影响因素第58-59页
     ·坡地氮流失控制措施第59-61页
7 结论与讨论第61-63页
   ·结论第61页
   ·创新点第61-62页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茶软腐病内生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菌剂的研制
下一篇:湖南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