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基于生物量的油菜植株地上部形态结构模型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8页
 摘要第10页
 1 作物生长模型第10-12页
   ·国外第10-11页
   ·国内第11-12页
 2 作物形态模型第12-13页
   ·国外第12-13页
   ·国内第13页
 3 油菜模型研究进展第13-18页
   ·油菜生长模型第13-17页
   ·油菜形态结构模型及可视化第17-18页
 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参考文献第19-28页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8-34页
 摘要第28页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28-29页
   ·研究思路第28页
   ·技术路线第28-29页
 2 资料来源第29-31页
   ·试验设计第29-30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0-31页
   ·资料分析与利用第31页
 3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第31-33页
   ·建模方法第31-32页
   ·模型检验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4页
第三章 基于生物量的油菜越冬前植株地上部形态结构模型研究第34-50页
 摘要第34-35页
 1 模型建立第35-43页
   ·叶片长度模型第35-38页
   ·最大叶宽模型第38-39页
   ·叶弦长模型第39-40页
   ·叶柄长度模型第40-41页
   ·叶片角度模型第41-43页
 2 模型检验第43-46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第四章 基于生物量的油菜植株分枝形态结构模型研究第50-70页
 摘要第50页
 1 模型建立第50-62页
   ·分枝叶片形态结构模型第51-60页
   ·分枝长度第60-61页
   ·分枝粗度第61-62页
 2 模型检验第62-67页
 3 小结与讨论第67-69页
   ·结论第68页
   ·讨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0页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第70-76页
 摘要第70页
 1 讨论第70-72页
   ·油菜越冬前植株地上部形态结构模型第70-71页
   ·油菜植株分枝形态结构模型第71-72页
 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第72页
 3 今后的研究设想第72-73页
   ·建立基于生物量的油菜植株中、后期形态结构模型第72-73页
   ·建立基于生物量的油菜根系生长动态模型第73页
   ·建立油菜分枝角度模型第73页
   ·建立油菜叶片颜色动态变化模拟模型第73页
 4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附录第76-80页
 1 符号与参数说明第76-78页
 2 读研期间发表与撰写的论文第78页
 3 读研期间取得成果第78-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用食用菌渣研制水稻育秧基质的研究
下一篇:陆地棉ProDH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以及功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