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分区及选址研究--以河南省南乐县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 | 第15-16页 |
·土地开发整理分区 | 第16-17页 |
·研究现状总结 | 第17页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方法 | 第20-26页 |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地域分异规律 | 第20页 |
·系统理论 | 第20-21页 |
·人地协调理论 | 第21-22页 |
·生态经济理论 | 第22页 |
·主要方法 | 第22-26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2-23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23页 |
·系统聚类分析法 | 第23-26页 |
第3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分区及选址 | 第26-38页 |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分区原则 | 第26-27页 |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0页 |
·自然因素 | 第27-29页 |
·社会经济因素 | 第29页 |
·土地利用因素 | 第29-30页 |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分区指标体系 | 第30-32页 |
·分区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0页 |
·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 第30-32页 |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分区 | 第32-33页 |
·分区单元选择 | 第32页 |
·分区模型建立 | 第32-33页 |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选址 | 第33-38页 |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选址指标体系 | 第33-35页 |
·工程选址指标数据量化 | 第35-37页 |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选址方法 | 第37-38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 | 第38-96页 |
·南乐县概况 | 第38-40页 |
·地理位置 | 第38-39页 |
·行政区划 | 第39-40页 |
·南乐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影响因素 | 第40-62页 |
·自然条件分析 | 第40-54页 |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第54-58页 |
·土地利用条件分析 | 第58-62页 |
·南乐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分区 | 第62-85页 |
·指标确定及权重赋值 | 第62-77页 |
·指标体系优化 | 第77-81页 |
·工程分区及描述 | 第81-85页 |
·南乐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选址 | 第85-96页 |
·南乐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选址指标体系 | 第85-91页 |
·南乐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选址划分 | 第91-93页 |
·南乐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选址应用 | 第93-96页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第96-99页 |
·研究结论 | 第96-97页 |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97页 |
·讨论与不足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附录 | 第105-136页 |
附录 1 南乐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分区原始数据表 | 第105-121页 |
附录 2 南乐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选址原始数据表 | 第121-136页 |
个人简历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