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前言 | 第9页 |
·现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ADME/T 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第9-11页 |
·药物靶点预测——为中药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 第11-12页 |
·网络药理学——药物研发的新思想 | 第12-15页 |
·中药甘草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化学成分 | 第15页 |
·药理作用 | 第15-16页 |
·系统药理学的提出 | 第16-17页 |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系统药理学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口服生物利用度预测 | 第19页 |
·类药性评估 | 第19-20页 |
·血脑屏障通透性预测 | 第20页 |
·靶点识别 | 第20页 |
·网络的构建及分析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甘草活性成分筛选及血脑屏障通透性预测 | 第22-29页 |
·口服利用度和类药性筛选 | 第22-28页 |
·血脑屏障通透性预测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应用网络药理学分析甘草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 | 第29-41页 |
·药物-靶标相互作用网络:从整体和局部特性探明甘草中发挥疗效的关键成分 | 第29-30页 |
·药物-靶标-疾病网络:理解甘草治疗多种复杂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 | 第30-41页 |
·呼吸系统疾病 | 第31-34页 |
·心血管疾病 | 第34-37页 |
·消化系统疾病 | 第37-38页 |
·抗炎 | 第38-39页 |
·解毒作用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