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史 | 第10-13页 |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简史 | 第10-12页 |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简史 | 第12-13页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内涵 | 第13-14页 |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 | 第13页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 | 第13-14页 |
·东莞市概况 | 第14-16页 |
·东莞市区域概况 | 第14页 |
·东莞市工业产业状况 | 第14-15页 |
·东莞市环境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东莞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行现状 | 第17-26页 |
·东莞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状 | 第17-23页 |
·严抓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 | 第17-18页 |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考核监管 | 第18-22页 |
·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从业行为 | 第22-23页 |
·东莞市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标 | 第23-26页 |
·严控超污项目的建设,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 | 第23页 |
·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生产过程中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 第23-24页 |
·控制水污染因子的输入,保护东江流域水质环境 | 第24-25页 |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布局合理化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东莞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东莞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司法介入不足 | 第26-27页 |
·东莞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评价范围过窄 | 第27页 |
·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狭窄 | 第27页 |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单一 | 第27页 |
·东莞市环境影响评价主体责任缺失 | 第27-29页 |
·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方环境责任缺失 | 第27-28页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结论缺乏公正性 | 第28页 |
·环境影响评价评审机构存在不足 | 第28-29页 |
·东莞市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流于形式 | 第29-30页 |
·公众参与执行方式存在缺陷 | 第29页 |
·公众参与介入环境影响评价程序阶段较晚 | 第29页 |
·公众缺乏环保意识,对于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完善东莞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议 | 第30-36页 |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司法机制 | 第30-31页 |
·落实政府的环境问责制 | 第30页 |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机制 | 第30-31页 |
·扩大东莞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评价范围 | 第31-32页 |
·重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向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发展 | 第31页 |
·评价内容全面一体化,深入开展环境风险评价工作 | 第31-32页 |
·健全环境影响评价主体责任制 | 第32-33页 |
·加大对建设单位违法的处罚力度 | 第32页 |
·加强对环评机构的监督,增加环评机构独立性 | 第32-33页 |
·加强对环评评审机构监督,健全环评审批制度 | 第33页 |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机制 | 第33-36页 |
·加强公众参与的可操作性 | 第33-34页 |
·公众参与应全面介入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 第34页 |
·推广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参与的积极性 | 第34-3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6-37页 |
·主要结论 | 第36页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36页 |
·展望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