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对自然与社会影响的分析评价--以陕北退耕还林项目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3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9页 |
·国外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退耕还林项目对陕北地区自然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 | 第20页 |
·退耕还林项目对陕北地区社会影响研究 | 第20页 |
·退耕还林工程对陕北地区社会影响综合评价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退耕还林项目对陕北地区自然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 | 第20-21页 |
·退耕还林项目对陕北地区社会影响的研究 | 第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退耕还林项目对自然植被恢复的影响结果分析 | 第23-31页 |
·植被覆盖度变化 | 第23-27页 |
·植被盖度变化总体效果 | 第23-24页 |
·植被变化调查结果分析 | 第24-27页 |
·植被种类变化 | 第27-29页 |
·土壤水分 | 第29-30页 |
·讨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退耕还林项目对陕北地区农民的影响分析 | 第31-42页 |
·农民对退耕还林项目的态度 | 第31页 |
·项目对农民生活影响程度分析 | 第31-32页 |
·农民的期望分析 | 第32页 |
·项目影响与农民年龄关系分析 | 第32-34页 |
·不同县域居民对退耕还林的态度分析 | 第34-36页 |
·不同收入的农民对退耕还林项目的态度分析 | 第36-38页 |
·不同教育程度农民对退耕还林项目的态度分析 | 第38-39页 |
·退耕还林对农民其它方面影响分析 | 第39-42页 |
·补贴收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39页 |
·退耕还林对农户打工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39-40页 |
·对农民社会地位的影响 | 第40页 |
·对农村妇女地位的影响 | 第40页 |
·对农民生态环保观念的影响 | 第40-41页 |
·农村生活环境的影响 | 第41-42页 |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陕北地区社会影响综合分析 | 第42-54页 |
·退耕还林工程对社会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2-44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2页 |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 第43-44页 |
·社会影响分领域指数 | 第44-46页 |
·社会结构影响指数 | 第44页 |
·经济发展影响指数 | 第44-45页 |
·人口素质影响指数 | 第45页 |
·生活质量影响指数 | 第45-46页 |
·社会发展影响指数 | 第46页 |
·社会影响综合指数 | 第46-47页 |
·分析 | 第47-53页 |
·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 第47-48页 |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48-49页 |
·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 第49-50页 |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51-53页 |
·对社会综合指数的影响 | 第53页 |
·总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 第54-56页 |
·退耕还林政策对当地自然植被恢复的影响 | 第54页 |
·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民的影响 | 第54-55页 |
·退耕还林政策对社会的影响 | 第55页 |
·讨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