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垦经济园区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9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1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本文的可能不足之处 | 第14页 |
·经济园区的概念 | 第14-15页 |
·经济园区的内涵 | 第15页 |
·经济园区的类型 | 第15页 |
·经济园区的功能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第15-17页 |
·研究的现实状况 | 第15-16页 |
·研究现状的述评情况 | 第16-17页 |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17页 |
·产业集聚集群理论 | 第17页 |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17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7-18页 |
·战略定位理论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广西农垦经济园区内部条件分析 | 第19-24页 |
·广西农垦经济园区概况 | 第19-20页 |
·有形的资源与能力分析 | 第20-21页 |
·自然资源 | 第20页 |
·财力资产 | 第20页 |
·实物资源 | 第20-21页 |
·无形的资源与能力分析 | 第21页 |
·技术资产 | 第21页 |
·管理能力 | 第21页 |
·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分析 | 第21-24页 |
·国家政府期望 | 第22-23页 |
·地方政府的期望 | 第23页 |
·广西农垦的期望 | 第23页 |
·投资商的期望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广西农垦经济园区外部环境分析 | 第24-33页 |
·经济园区宏观环境分析(PESTEL分析) | 第24-27页 |
·政治(POLITICAL)因素 | 第24-25页 |
·经济(Economical)因素 | 第25页 |
·社会(Social)因素 | 第25页 |
·技术(Technological)因素 | 第25-26页 |
·环境(Environmental)因素 | 第26页 |
·法律(Legal)因素分析 | 第26-27页 |
·经济园区发展趋势分析 | 第27-29页 |
·经济园区的诞生 | 第27页 |
·我国经济园区的发展与演变 | 第27-28页 |
·广西经济园区概况 | 第28页 |
·广西农垦发展状况 | 第28-29页 |
·经济园区竞争环境分析 | 第29-33页 |
·五种力量模型 | 第29-33页 |
第四章 广西农垦经济园区发展战略选择 | 第33-47页 |
·SWOT分析 | 第33-37页 |
·优势 | 第33-34页 |
·劣势 | 第34页 |
·机会 | 第34-35页 |
·威胁 | 第35-37页 |
·广西农垦经济园区可选择战略 | 第37-38页 |
·一体化发展战略 | 第37-38页 |
·专业化发展战略 | 第38页 |
·多元化发展战略 | 第38页 |
·广西农垦经济园区战略定位 | 第38-41页 |
·确定园区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 第39页 |
·确定园区发展路径 | 第39-41页 |
·确定园区发展的战略目标 | 第41页 |
·明确广西农垦经济园区布局与定位 | 第41-47页 |
·广西农垦经济空间布局 | 第41-44页 |
·广西农垦经济园区发展定位 | 第44-47页 |
第五章 广西农垦经济园区发展战略实施与保障措施 | 第47-51页 |
·园区发展的领导和组织保障措施 | 第47页 |
·强化组织领导 | 第47页 |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 第47页 |
·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 第47-49页 |
·加强行政服务 | 第47-48页 |
·财政扶持政策 | 第48页 |
·鼓励扶持政策 | 第48页 |
·项目用地政策 | 第48-49页 |
·园区发展的管理措施 | 第49页 |
·严格内部管理 | 第49页 |
·规范统计管理 | 第49页 |
·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 第49页 |
·园区发展的产业措施 | 第49-50页 |
·基础较好的园区 | 第49页 |
·垦地合作共建的园区 | 第49-50页 |
·规模较小的园区 | 第50页 |
·园区发展的工作措施 | 第50-51页 |
·优化布局规划 | 第50页 |
·完善基础建设 | 第50页 |
·强化招商引资 | 第50页 |
·规范入区条件 | 第50页 |
·夯实投融资平台 | 第50-51页 |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51-53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52-53页 |
注释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答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表论文及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