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9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 第11-12页 |
·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原因和地区研究 | 第12-13页 |
·国内非正规金融研究 | 第13-16页 |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非正规金融和农村经济增长的理论 | 第19-29页 |
·定义的解释 | 第19页 |
·非正规金融的形式和产生原因 | 第19-22页 |
·非正规金融的形式 | 第19-21页 |
·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1-22页 |
·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因 | 第22-23页 |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国际发展 | 第23-27页 |
·对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关系的一种解释 | 第27-29页 |
第三章 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 第29-41页 |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状况介绍 | 第29页 |
·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中的优势 | 第29-32页 |
·信息优势 | 第30-31页 |
·抵(质)押优势 | 第31页 |
·成本优势 | 第31-32页 |
·监督与执行优势 | 第32页 |
·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 | 第32-39页 |
·金融功能角度 | 第33-36页 |
·农村经济增长要素的角度 | 第36-39页 |
·农村经济增长对非正规金融的影响 | 第39-40页 |
·对农村高利贷现象的一个解释 | 第40-41页 |
第四章 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41-53页 |
·数据来源、模型理论和变量选取 | 第41-42页 |
·数据来源 | 第41页 |
·变量的选取和解释 | 第41-42页 |
·数据的统计和估算 | 第42-45页 |
·实证检验 | 第45-51页 |
·检验思路和方法 | 第45-46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46页 |
·协整检验 | 第46-49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9-51页 |
·对检验结果的解释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以及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 第53-57页 |
·本文研究的结论 | 第53-54页 |
·相关政策和建议 | 第54-57页 |
·加强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监管和引导 | 第54页 |
·加强非正规金融立法和制度建设 | 第54-55页 |
·鼓励和吸引非正规金融资本参与农村科技建设 | 第55页 |
·适时考虑将部分非正规金融形式正规化 | 第55页 |
·理顺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关系、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 第55-57页 |
结束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