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少年刑事司法社会调查程序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9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9页
   ·主要内容及可能创新之处第19-21页
第2章 少年刑事司法社会调查程序有关范畴第21-28页
   ·少年刑事司法第21-22页
   ·社会调查第22-28页
第3章 少年刑事司法社会调查程序主要功能第28-36页
   ·保障涉案少年的人权第29-31页
   ·实现刑事实体法的个别化处遇第31-33页
   ·规范社会调查行为第33-34页
   ·促进少年刑事司法程序独立发展第34-36页
第4章 少年刑事司法社会调查程序基本原则与主体制度第36-61页
   ·社会调查程序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第36-40页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第36-38页
     ·正当程序原则第38-40页
   ·专职社会调查主体制度第40-61页
     ·我国社会调查主体改革分析第41-45页
     ·社会调查主体问题的实证访谈第45-49页
     ·赋予社会调查主体职权的依据第49-51页
     ·社会调查主体雁领模式的具体设想第51-56页
     ·提升社会调查主体的专业水平第56-61页
第5章 少年刑事司法社会调查具体程序第61-90页
   ·启动社会调查程序第61-66页
     ·社会调查启动前置改革的分析第61-64页
     ·社会调查程序启动设计第64-66页
   ·社会调查程序展开第66-80页
     ·确定社会调查内容第66-78页
     ·社会调查工作原则第78页
     ·社会调查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第78-80页
   ·制作社会调查报告第80-90页
     ·社会调查报告分析的再评估第81-83页
     ·科学理解少年犯罪原因的理论支持第83-85页
     ·社会调查内容资料——五要素分析法第85-87页
     ·责任与再犯可能的综合评估第87-90页
第6章 少年刑事司法社会调查程序功能司法实现第90-106页
   ·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定位第90-100页
     ·社会调查报告证据属性与种类的争论第90-94页
     ·社会调查报告证据属性问题的实证访谈资料第94-96页
     ·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类别与规范化建设问题第96-100页
   ·庭审阶段社会调查报告的使用第100-106页
     ·社会调查员出庭正当性第100-102页
     ·相对分离的处置模式——社会调查报告庭审质证第102-106页
结语第106-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113-114页
附录一:少年刑事司法社会调查程序实证调研提纲第114-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体育仲裁院兴奋剂案件证据规则研究
下一篇:人民调解的监管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