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1 引言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内涵 | 第10-11页 |
|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11页 |
|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第11-13页 |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 2、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13-16页 |
| ·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必要性 | 第13-15页 |
| ·是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和发展问题的必然要求 | 第13-14页 |
| ·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14页 |
| ·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 | 第14-15页 |
| ·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重要性 | 第15-16页 |
| ·有利于揭示其本质特点和客观规律,促进其科学化 | 第15页 |
| ·有利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15-16页 |
| ·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 第16页 |
| 3、当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 第16-21页 |
|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研究的现状 | 第16-19页 |
| ·主要论著 | 第16-18页 |
| ·主要论文 | 第18-19页 |
| ·当前研究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19-21页 |
| ·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 第19-20页 |
| ·存在片面的倾向 | 第20页 |
| ·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 | 第20-21页 |
| 4、中国共产党各历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教训 | 第21-28页 |
|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及其经验与教训 | 第21-23页 |
|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 | 第21-22页 |
|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萌芽时期的经验与教训 | 第22-23页 |
|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式建立———制度化,及其经验与教训 | 第23-24页 |
|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式建立 | 第23-24页 |
|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式建立时期的经验与教训 | 第24页 |
|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时期的经验和教训 | 第24-26页 |
|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时期 | 第24-26页 |
|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时期的经验与教训 | 第26页 |
|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时期,及其经验与教训 | 第26-28页 |
|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时期 | 第26-27页 |
|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成熟时期的经验与教训 | 第27-28页 |
| 5、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历史经验与教训 | 第28-41页 |
|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开展工作的途径、方法和工具 | 第28-30页 |
|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符合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方向 | 第28页 |
| ·思想政治教育要牢记自身的阶级性为党的事业服务 | 第28-29页 |
| ·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 | 第29页 |
|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 第29页 |
| ·党内的主导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党建、党情从根本上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第30页 |
| ·以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引领发展 | 第30-32页 |
| ·坚持与时俱进,分析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 | 第30-31页 |
| ·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 第31页 |
| ·要避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倾向 | 第31-32页 |
| ·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是一部从感性到理性再到科学的发展史 | 第32-33页 |
|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思想政治教育 | 第32页 |
| ·要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研究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 第32页 |
| ·立足实践,避免形而上学 | 第32-33页 |
| ·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实效的关键 | 第33-34页 |
| ·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 第33-34页 |
| ·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要实现数量和质量的统一 | 第34页 |
| ·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尊重受教育者 | 第34-35页 |
| ·人民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也是其主体 | 第34页 |
|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群众路线,忠实履行群众路线 | 第34-35页 |
|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避免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无视群众 | 第35页 |
|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 | 第35-37页 |
| ·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人、理解人、教育人、发展人 | 第35-36页 |
| ·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把握为人民服务 | 第36页 |
| ·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无人化”和庸俗化 | 第36-37页 |
| ·思想政治教育要确立基本规范,避免随意性 | 第37页 |
| ·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系统性,系统化地开展,克服片面性 | 第37-38页 |
|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身教和言教相结合,要避免言行不一 | 第38-39页 |
| ·通过树立榜样,发挥身教的巨大教育力量 | 第38-39页 |
| ·事实胜于雄辩,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实事求是 | 第39页 |
|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效能要靠实践来检验 | 第39-40页 |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第39-40页 |
| ·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效能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 第40页 |
| ·思想政治教育要具备一定的超越精神、超越意识 | 第40-41页 |
|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具有突出的敏感性 | 第40-41页 |
| ·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未来,勇于迎接新的挑战 | 第41页 |
| 6 结语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Abstract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