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3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学术回顾 | 第12-13页 |
第一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法制史学研究环境 | 第13-20页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对法制史学研究的推动 | 第13-15页 |
一、 经济发展对法制史学研究的推动 | 第13-14页 |
二、 文化发展对法制史学研究的推动 | 第14-15页 |
第二节 、高等法学教育对法制史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 第15-17页 |
一、 法学在校生增多 | 第15-16页 |
二、 法学教育师资力量增强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法治建设对法制史学研究的借鉴与交流要求 | 第17-20页 |
一、 法治建设对法制史学研究的借鉴要求 | 第18-19页 |
二、 法治建设对法制史学研究的交流要求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法制史学研究情况 | 第20-41页 |
第一节 、九十年代中央法制史研究的情况 | 第20-30页 |
一、 通史类法制史研究的情况 | 第20-22页 |
二、 部门法类法制史研究的情况 | 第22-26页 |
三、 断代史类法制史研究的情况 | 第26-30页 |
第二节 、九十年代地方法制史学的研究情况 | 第30-33页 |
一、 以行政区划为分类标准看法制史学的研究情况 | 第31页 |
二、 以政权范围为分类标准看法制史学的研究情况 | 第31-33页 |
第三节 、九十年代民族法制史学的研究情况 | 第33-36页 |
一、 民族法基本理论研究 | 第33-34页 |
二、 民族法制史研究的情况 | 第34-35页 |
三、 藏族、蒙族法制史研究的情况 | 第35-36页 |
第四节 、九十年代法制史研究成果的其他相关问题 | 第36-41页 |
一、 台湾地区研究中国法制史的情况 | 第36-38页 |
二、 国外研究中国法制史的情况 | 第38-41页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法制史学的其他相关问题 | 第41-57页 |
第一节 、与八十年代中国法制史学相比较 | 第41-49页 |
一、 研究对象的比较 | 第41-46页 |
二、 研究方法的比较 | 第46-48页 |
三、 研究主体的比较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对二十一世纪前十年法制史学的影响 | 第49-57页 |
一、 研究对象的比较 | 第50-52页 |
二、 研究方法的比较 | 第52-54页 |
三、 研究主体的比较 | 第54-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