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概况论文--世界论文

STW研究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2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3-16页
  一、对STW研究进行全面总结的需要第13-14页
  二、解决我国青年就业问题的需要第14-15页
  三、对职业教育功能反思的需要第15-16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6-22页
  一、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第16-19页
  二、国内外政策改革研究现状第19-20页
  三、文献研究总体评价第20-22页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第22-23页
  一、青年第22页
  二、从学校过渡到工作(From School to Work,STW)第22-23页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第23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3-26页
  一、研究思路第23-24页
  二、研究方法第24-26页
第二章 60~80年代:结构模式主导下的STW第26-36页
 第一节 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的STW第26-30页
  一、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青年STW的总体情况第26-27页
  二、60~70年代:结构功能模式主导下的STW理论第27-29页
  三、小结第29-30页
 第二节 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STW第30-36页
  一、70年代未至80年代的青年STW总体情况第30-31页
  二、70~80年代:对结构功能理论的批判与继承第31-34页
  三、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90年代:个体性视角下的STW第36-52页
 第一节 90年代:个体性视角下的STW总体状况第36-38页
 第二节 90年代个体性视角下的STW理论第38-39页
 第三节 “激励”政策——欧盟STW的个体性转向第39-50页
  一、“激励”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第40-43页
  二、欧盟“激励”政策的基本内容第43-45页
  三、“激励”政策下欧盟青年STW的基本模式第45-49页
  四、影响欧盟“激励”政策实施的关键因素第49-50页
 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STW研究的拓展第52-67页
 第一节 新世纪之后的青年STW总体情况第52-55页
  一、新世纪之后的青年STW指标第53-54页
  二、青年STW的新挑战第54-55页
 第二节 STW理论研究上的拓展第55-58页
  一、认知心理学对过渡过程的再分析第55-56页
  二、发展心理学对青年过渡阶段的分析第56-57页
  三、非正式学习对青年过渡问题的改善第57-58页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进入序列实证研究——欧盟制定STW政策的新突破口第58-65页
  一、劳动力市场进入序列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第59-60页
  二、劳动力市场进入序列理论内容第60-63页
  三、欧盟劳动力市场进入序列实证分析第63-65页
  四、评价第65页
 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结论第67-73页
 第一节 STW研究中呈现的主要特征第67-69页
 第二节 STW研究发展趋势之预测第69-71页
 第三节 对我国STW研究的反思第71-73页
附录一 硕士就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后记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高职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下一篇:中职教师形象研究--基于学生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