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邸报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绪论 | 第11-20页 |
一、选题来源 | 第11页 |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三、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第12-18页 |
(一) 关于明代以前邸报发展概述 | 第12页 |
(二) 关于明代邸报性质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 关于明代邸报内容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四) 关于明代邸报的史料价值研究 | 第14页 |
(五) 关于邸报异称的研究 | 第14-15页 |
(六) 关于明代新闻审查与邸报控制的研究 | 第15-16页 |
(七) 关于明代邸报的发行以及对受众的影响的研究 | 第16-17页 |
(八) 关于明代邸报印刷及装帧的研究 | 第17页 |
(九) 关于明代邸报对于明代文学影响的研究 | 第17-18页 |
(十)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18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一) 逻辑思辨法 | 第19页 |
(二) 图表法 | 第19页 |
(三) 文献调查法 | 第19页 |
(四) 双重视野下的问题考察 | 第19-20页 |
第一章 明代邸报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20-25页 |
一、政治背景:专制集权的革新变化 | 第20-21页 |
二、经济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 | 第21-22页 |
三、文化背景:文化教育的客观促进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明代邸报管理机构 | 第25-29页 |
一、通政司 | 第25-26页 |
二、六科 | 第26-27页 |
三、提塘 | 第27页 |
四、驿传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明代邸报的内容分析 | 第29-46页 |
一、朝政信息 | 第32-34页 |
(一) 皇帝活动信息 | 第32-33页 |
(二) 皇室动态信息 | 第33-34页 |
(三) 皇帝诏谕信息 | 第34页 |
二、人事信息 | 第34-37页 |
(一) 官员升迁、罢黜信息 | 第35-36页 |
(二) 官员处罚信息 | 第36页 |
(三) 官员致仕、亡故信息 | 第36-37页 |
三、经济信息 | 第37-38页 |
(一) 经济活动信息 | 第37-38页 |
(二) 农业信息 | 第38页 |
四、军事信息 | 第38-41页 |
(一) 军事情报信息 | 第39-40页 |
(二) 民族事务信息 | 第40页 |
(三) 对外关系信息 | 第40-41页 |
五、文化信息 | 第41-43页 |
(一) 科举信息 | 第42页 |
(二) 文化信息 | 第42-43页 |
六、社会信息 | 第43-46页 |
(一) 民生吏治信息 | 第43-44页 |
(二) 社会风土信息 | 第44-45页 |
(三) 灾异事件信息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明代邸报的结构与文本分析 | 第46-59页 |
一、明代邸报的结构格式分析 | 第46-49页 |
(一) 邸报的装帧 | 第46-49页 |
(二) 邸报的排版 | 第49页 |
二、邸报中新闻写作之发展 | 第49-59页 |
(一) 消息写作 | 第50-52页 |
(二) 倒金字塔模式 | 第52-53页 |
(三) 5W1H要素 | 第53-55页 |
(四) 连续报道 | 第55-59页 |
第五章 明代邸报的发行与抄传 | 第59-66页 |
一、明代邸报的抄传 | 第59-62页 |
(一) 自上而下传递 | 第59-61页 |
(二) 借抄传递 | 第61页 |
(三) 借阅传递 | 第61-62页 |
二、明代邸报的版本形态 | 第62-63页 |
(一) 手抄模式 | 第62页 |
(二) 雕版印刷 | 第62-63页 |
(三) 木活字印刷 | 第63页 |
三、明代邸报的读者受众 | 第63-66页 |
(一) 官员 | 第64-65页 |
(二) 士大夫知识分子 | 第65页 |
(三) 民众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明代京报与邸报 | 第66-75页 |
一、京报的滥觞 | 第66-68页 |
(一) “京报”一词出现于元朝 | 第66页 |
(二) 京报起源于明代说 | 第66-67页 |
(三) 对京报起源于明代的质疑 | 第67-68页 |
二、明代出现京报的史料依据 | 第68-71页 |
(一) 文学作品中“京报”的踪迹 | 第68-69页 |
(二) 历史文献中“京报”的印迹 | 第69-71页 |
三、明代京报的性质之论 | 第71-72页 |
(一) 明代京报私营说 | 第71页 |
(二) 明代京报官营说 | 第71-72页 |
四、明代邸报与京报——双重属性 | 第72-75页 |
(一) 内容、经营的双重取向 | 第72页 |
(二) 明代报房的双重发行任务 | 第72-74页 |
(三) 读者的统称、误读 | 第74-75页 |
第七章 明代邸报的社会价值与影响 | 第75-81页 |
一、新闻传播价值 | 第75-76页 |
二、社会公共信息空间作用 | 第76-79页 |
三、政府控制作用 | 第79-81页 |
结语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