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潭海岛文化的内涵与发展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绪论 | 第10-14页 |
| 1、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2、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3、研究重点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平潭古文化遗址与海洋文化 | 第14-18页 |
| 一、壳丘头文化 | 第14-15页 |
| 二、地质文化 | 第15-16页 |
| 三、石刻 | 第16-17页 |
| 1、道彰岩石刻 | 第16页 |
| 2、明镜”石刻 | 第16页 |
| 3、龙屿石刻 | 第16页 |
| 4、牛绩山石刻 | 第16-17页 |
| 四、古遗址 | 第17-18页 |
| 1、古军事遗址 | 第17页 |
| 2、古庙宇 | 第17页 |
| 3、旧式民宅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海岛文化与民族性格 | 第18-25页 |
| 一、平潭海岛文化的历史语境 | 第18-19页 |
| 1、上古文献对海洋文化的记载 | 第18页 |
| 2、唐代福建海洋文化的发展 | 第18页 |
| 3、宋朝海洋文化的鼎盛 | 第18-19页 |
| 二、平潭人的信仰与性格 | 第19-21页 |
| 1、多元宗教信仰 | 第19-20页 |
| 2 妈祖信仰 | 第20-21页 |
| 三、平潭人的性格 | 第21-25页 |
| 1、“海山哥”的文化心态 | 第21-23页 |
| 2、“唐晡人”和“诸娘子”形象 | 第23-24页 |
| 3、海岛文化对平潭人性格的影响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平潭海岛文化的当代发展 | 第25-32页 |
| 一、平潭海岛文化发展的历史机遇 | 第25-26页 |
| 1、平潭立县 | 第25页 |
| 2、平潭解放 | 第25页 |
| 3、改革开放后两岸局势缓和 | 第25-26页 |
| 4、设立国家级综合试验区 | 第26页 |
| 二、平潭海岛文化遗产保护 | 第26-27页 |
| 1、对现有海岛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保护 | 第26-27页 |
| 2、整合文化资源 | 第27页 |
| 三、平潭立足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 | 第27-30页 |
| 1、岚台关系的文化历史渊源 | 第27-28页 |
| 2、两岸文化交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29页 |
| (1) 两岸文化交流政治化制约了平潭开放开发进程 | 第28页 |
| (2) 两岸文化交流的制度化、机制化格局尚未形成 | 第28页 |
| (3) 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和抓手还不够完备 | 第28-29页 |
| (4) 两岸文化交流的渠道与实效有待进一步拓展 | 第29页 |
| 3、两岸文化交流的共同愿景 | 第29-30页 |
| (1) 转变观念,融合两岸特色 | 第29页 |
| (2) 规划先行,建立架构组织 | 第29-30页 |
| 四、平潭两岸文化交流的对策 | 第30-32页 |
| 1、建立两岸文化创业基地和文化交流示范区 | 第30页 |
| 2、构筑对台文化发展平台 | 第30-31页 |
| 3、建设公共文化设施 | 第31页 |
| 4、打造“台胞客厅” | 第31-32页 |
| 结语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