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酿酒厌氧出水的好氧颗粒污泥研究及其数学模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插图或附表清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酿酒废水的处理工艺 | 第12-16页 |
·酿酒基本的工艺流程 | 第12-13页 |
·酿酒废水的组成 | 第13-14页 |
·酿酒废水处理工艺 | 第14-15页 |
·酿酒厌氧出水的特性分析 | 第15-16页 |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 | 第16-19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 | 第16-17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基本特性 | 第17-18页 |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数学模型 | 第19-24页 |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 | 第20-22页 |
·生物膜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好氧颗粒污泥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4-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小试规模的研究 | 第26-43页 |
·试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第26-28页 |
·小试装置 | 第26-27页 |
·废水水质和接种污泥 | 第27页 |
·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针对酿酒厌氧出水好氧颗粒培养条件的研究 | 第28-34页 |
·培养方法 | 第28-29页 |
·SBAR 中好氧颗粒污泥性质和形态变化分析 | 第29-31页 |
·影响 COD 去除效果条件分析 | 第31-32页 |
·影响氨氮去除效果条件分析 | 第32-33页 |
·对颗粒化率影响的直观分析 | 第33-34页 |
·低温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影响 | 第34-40页 |
·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影响分析 | 第34-36页 |
·不同运行程序的影响分析 | 第36-38页 |
·溶解氧对低温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分析 | 第38-40页 |
·停运恢复期好氧颗粒污泥活性恢复的研究 | 第40-42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态和物理特性 | 第40-41页 |
·好氧颗粒污泥去除效果的恢复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中试规模的研究 | 第43-55页 |
·中试装置与方法 | 第43-48页 |
·中试装置 | 第43-47页 |
·接种污泥与进水水质 | 第47页 |
·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最优培养方案下中试好氧颗粒污泥的启动 | 第48-50页 |
·启动过程中有机物的去除 | 第48-50页 |
·启动过程中氨氮的去除 | 第50页 |
·较低温度下中试好氧颗粒污泥的运行 | 第50-52页 |
·较低温度下有机物的去除 | 第51-52页 |
·较低温度下氨氮的去除 | 第52页 |
·夏季停运后中试好氧颗粒污泥活性恢复的研究 | 第52-54页 |
·活性恢复期 SOUR 的变化 | 第53页 |
·活性恢复期好氧颗粒污泥对污染物的去除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数学模拟 | 第55-65页 |
·模型的假设 | 第55页 |
·模型的描述 | 第55-57页 |
·好氧颗粒污泥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57-61页 |
·好氧颗粒污泥异养菌产率系数 YH的测定 | 第59-60页 |
·好氧颗粒污泥衰减系数 bH的测定 | 第60页 |
·好氧颗粒污泥半饱和系数 KS的测定 | 第60-61页 |
·好氧颗粒污泥模型参数的校准与验证 | 第61页 |
·好氧颗粒污泥模型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61-64页 |
·沉淀时间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影响 | 第61-62页 |
·水力停留时间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影响 | 第62-63页 |
·体积交换率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影响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建议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