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三、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 第13页 |
五、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第一章 高校信息公开的基础理论问题 | 第15-24页 |
第一节 高校信息公开的内涵 | 第15-19页 |
一、 高校信息公开的涵义 | 第15-18页 |
二、 高校信息公开与校务公开的区别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高校信息公开的意义 | 第19-21页 |
一、 有助于高校的民主化、法治化建设 | 第19-20页 |
二、 有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 第20页 |
三、 有助于遏制高校腐败 | 第20-21页 |
第三节 高校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 第21-24页 |
一、 教育知情权的要求 | 第21页 |
二、 信息不对称的理论要求 | 第21-22页 |
三、 高等教育的公共性要求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实践状况 | 第24-32页 |
第一节 域外高校信息公开建设情况 | 第24-26页 |
一、 美国高校信息公开略瞰 | 第24-26页 |
二、 英国高校信息公开简介 | 第26页 |
第二节 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建设状况 | 第26-32页 |
一、 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发展历史 | 第26-28页 |
二、 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建设的实践 | 第28-32页 |
第三章 高校信息公开中的缺陷与不足 | 第32-42页 |
第一节 主体的公开意识薄弱 | 第32-34页 |
一、 义务主体认识不足 | 第32-33页 |
二、 社会公众的权利观念淡薄 | 第33-34页 |
第二节 高校信息公开与高校自治权之冲突 | 第34-36页 |
一、 高校信息公开对高校自治权的冲击 | 第34-35页 |
二、 高校自治权对高校信息公开建设工作的阻碍 | 第35-36页 |
第三节 《高校信息公开办法》与其他法律之冲突 | 第36-38页 |
一、 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之冲突 | 第36-37页 |
二、 与《档案法》之冲突 | 第37页 |
三、 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之冲突 | 第37-38页 |
四、 与《民法通则》等之冲突 | 第38页 |
第四节 监督救济制度不够完善 | 第38-42页 |
一、 高校信息公开监督机制薄弱 | 第38-40页 |
二、 高校信息公开缺乏有效的救济机制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完善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建议 | 第42-51页 |
第一节 深化高校内部工作,建设信息公开制度 | 第42-45页 |
一、 加强主体的信息公开观念 | 第42-43页 |
二、 厘清高校自主权的界限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加强高校外部力量,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 第45-51页 |
一、 提高《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法律位阶 | 第45页 |
二、 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条文 | 第45-46页 |
三、 督促高校制定信息公开的规定 | 第46-47页 |
四、 建立完善信息公开监督机制 | 第47-49页 |
五、 完善高校信息公开救济制度 | 第49-50页 |
六、 提供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物质保障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