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视角下我国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行政问责制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依据 | 第17-29页 |
一 政府责任与行政问责制 | 第17-23页 |
(一) 政府责任的涵义和内容 | 第18-20页 |
(二) 行政问责制的涵义 | 第20-22页 |
(三) 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 | 第22-23页 |
二 行政问责制的相关理论依据 | 第23-27页 |
(一) 现代民主政治理论 | 第23-25页 |
(二)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 第25-26页 |
(三) 责任政府理论 | 第26-27页 |
三 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的现实意义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的发展现状 | 第29-39页 |
一 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的建立与发展 | 第29-31页 |
(一) 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的缘起 | 第29页 |
(二) 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的发展阶段 | 第29-31页 |
二 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存在的缺陷 | 第31-34页 |
(一) 行政体制外问责主体的缺位 | 第31-32页 |
(二) 行政体制内部问责的局限 | 第32-33页 |
(三) 行政问责的程序机制不完备 | 第33-34页 |
三 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存在缺陷的原因 | 第34-39页 |
(一)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水平不高 | 第34-36页 |
(二) “行政化”管理模式的不良影响 | 第36页 |
(三) 行政首长负责制贯彻的不彻底 | 第36-38页 |
(四) 政府责任追究机制设置分散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完善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的对策 | 第39-51页 |
一 建立以人大为核心主体的行政问责制 | 第39-45页 |
(一) 健全以人大为核心的问责体系 | 第39-41页 |
(二) 完善人大对政府的政治责任追究制度 | 第41-43页 |
(三) 合理整合行政体制内外问责体系 | 第43-44页 |
(四) 从行政问责走向政治问责 | 第44-45页 |
二 健全社会问责体系 | 第45-47页 |
(一) 健全社会问责的制度保障 | 第45-46页 |
(二) 提高社会问责的公开程度 | 第46-47页 |
三 改革和完善行政体制内行政问责 | 第47-51页 |
(一) 强化行政首长问责制 | 第48-49页 |
(二) 行政体制内问责的优化 | 第49-50页 |
(三) 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