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难点和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文献研究 | 第14页 |
·实证考察 | 第14-15页 |
·比较研究 | 第15-16页 |
2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 | 第16-17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 | 第16-17页 |
·列宁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 | 第17页 |
·毛泽东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 第17页 |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17-21页 |
·土地改革运动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第18页 |
·抗美援朝与农民爱国主义教育 | 第18-19页 |
·镇反运动中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19页 |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19-20页 |
·“大跃进”运动中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20-21页 |
3 党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特征 | 第21-31页 |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农民的革新精神因势利导并获得成功 | 第21-22页 |
·思想路线的确立 | 第21页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第21-22页 |
·改进涣散软弱的思想政治工作状况 | 第22页 |
·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第22-24页 |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第22-23页 |
·加强党在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第23页 |
·加强法制教育,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 | 第23页 |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第23-24页 |
·突破思想禁锢,农村的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 第24-26页 |
·树立良好的村风,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24页 |
·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形成一个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 | 第24-25页 |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农村提供精神、智力和思想保证 | 第25页 |
·深入开展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 | 第25-26页 |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 第26-27页 |
·坚持科学发展观,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新路子 | 第26页 |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 第26页 |
·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26页 |
·发挥新型农民的主体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26-27页 |
·邓小平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 第27-28页 |
·江泽民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 | 第28-29页 |
·胡锦涛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 | 第29-31页 |
4 新时期党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31-37页 |
·对农民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 | 第31-32页 |
·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 第32页 |
·对农民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 第32-33页 |
·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第33-34页 |
·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 第34-35页 |
·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 | 第35-37页 |
5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领域的运行状况 | 第37-54页 |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37-39页 |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对村级党组织的新要求 | 第37页 |
·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现状 | 第37-38页 |
·扎实有效的实施村干部素质工程 | 第38页 |
·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第38-39页 |
·村级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 第39页 |
·积极培养农民的爱国热情 | 第39-40页 |
·树立遵纪守法观念,倡导健康文明的村风 | 第40-43页 |
·健全村民自治组织 | 第40-41页 |
·健全村级民主监督制度 | 第41页 |
·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 | 第41-43页 |
·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 | 第43页 |
·宣传社会主义新风尚,抨击低下道德现象 | 第43-49页 |
·批判拜金主义,弘扬大公无私道德观 | 第44-45页 |
·反对享乐主义,弘扬艰苦奋斗人生观 | 第45-46页 |
·唾弃忤逆不孝,传承尊老敬老道德观 | 第46-47页 |
·抵制低俗文化,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 | 第47-49页 |
·提高农民思想政治素质,抵制小农经济意识 | 第49-51页 |
·建立经济合作实体,逐步消除小农经济意识 | 第50页 |
·实现老有所养,批判男尊女卑的世俗 | 第50-51页 |
·减轻农民负担,消除抵制情绪 | 第51-54页 |
·新时期初期,农民首创精神得到尊重 | 第51页 |
·经济负担过重,农民产生抵制情绪 | 第51-52页 |
·党中央审时度势,切实减轻农民过重经济负担 | 第52页 |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 第52页 |
·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民更加得实惠 | 第52-54页 |
6 新时期党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 第54-60页 |
·必须结合农村工作的实际情况 | 第54页 |
·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 第54-55页 |
·必须认清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 第55-56页 |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第56-57页 |
·加强党的领导 | 第56-57页 |
·改善党的领导 | 第57页 |
·改进教育方式方法 | 第57-60页 |
·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 第57-58页 |
·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