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1 绪论第9-15页
   ·选题的缘起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研究现状第10-13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文献研究法第13页
     ·历史研究法第13页
   ·创新之处与写作难点第13-15页
     ·创新之处第13-14页
     ·写作难点第14-15页
2 共产国际对中国苏维埃运动的推动第15-23页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苏维埃运动的认识第15-17页
   ·共产国际关于在中国开展苏维埃运动的转变过程第17-21页
     ·“四一二”事变后共产国际对中国苏维埃运动的思考第18-19页
     ·1927年7月以后共产国际开始同意宣传苏维埃第19-20页
     ·共产国际要求在中国建立苏维埃第20-21页
   ·1927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对苏维埃运动认识上的变化第21-23页
3 苏维埃运动的蓬勃发展及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的召开第23-33页
   ·大革命失败后全国各地的武装起义第23-25页
   ·土地革命初期各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第25-26页
   ·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的召开第26-33页
     ·中共中央对成立苏维埃政府的思考第26-27页
     ·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的召开第27-29页
     ·共产国际东方书记处和中共中央关于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的分歧第29-33页
4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第33-49页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机构-中央准备委员会的建立及工作第33-36页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期的变化及原因第36-41页
     ·第一次推迟:从1930年11月7日推迟到1930年12月11日第36-37页
     ·第二次推迟:从1930年12月11日推迟到1931年2月7日第37-38页
     ·第三次推迟:从1931年2月7日推迟到1931年8月1日第38-39页
     ·第四次推迟:从1931年8月1日推迟到1931年11月7日第39-41页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地址的确定第41-42页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确定第42-45页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主席及中央委员会成员的选定第45-47页
   ·大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对大会的宣传第47-49页
5 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和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第49-57页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布置第49-50页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日程第50-54页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意义及局限第54-57页
6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致谢第64-6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及实现路径
下一篇: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