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协作通信的产生 | 第11-14页 |
| ·无线信道特点 | 第11-12页 |
| ·分集技术的分类 | 第12-14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论文安排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协作通信和网络编码的理论基础 | 第16-33页 |
| ·协作通信概述 | 第16-21页 |
| ·协作通信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 ·协作通信协议 | 第17-20页 |
| ·协作通信的关键技术 | 第20-21页 |
| ·网络编码概述 | 第21-33页 |
| ·网络编码基本概念 | 第22-23页 |
| ·网络编码的构造方法 | 第23-28页 |
| ·网络编码的容量性能分析 | 第28-31页 |
| ·网络编码的发展趋势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基于软信息的多用户调制物理层网络编码设计 | 第33-44页 |
| ·物理层网络编码经典中继系统模型 | 第33-34页 |
| ·双向中继信道模型 | 第33页 |
| ·多址中继信道模型 | 第33-34页 |
| ·其他物理层网络编码实现 | 第34-39页 |
| ·异或运算编码软信息联合译码方案 | 第34-36页 |
| ·软信息等效异或算法 | 第36-37页 |
| ·模拟网络编码 | 第37-38页 |
| ·电磁波形调制网络编码 | 第38页 |
| ·多用户联合调制 | 第38-39页 |
| ·基于软信息的多用户调制物理层网络编码设计 | 第39-44页 |
| ·方案概述 | 第39-40页 |
| ·核心算法 | 第40-41页 |
| ·操作流程 | 第41-42页 |
| ·中断概率分析 | 第42-43页 |
| ·仿真分析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基于卷积Turbo码的信道网络编码联合设计 | 第44-56页 |
| ·其他网络编码与信道编码联合实现方式 | 第44-49页 |
| ·分布式Turbo网络编码 | 第44-45页 |
| ·基于双向传输的分布式Turbo码网络编码 | 第45-49页 |
| ·校验型分布式Turbo网络编码 | 第49页 |
| ·基于卷积Turbo码的信道网络编码联合设计 | 第49-56页 |
| ·方案概述 | 第49-50页 |
| ·卷积Turbo信道编码基本概念 | 第50-51页 |
| ·系统模型 | 第51-54页 |
| ·仿真分析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网络编码系统的硬件验证平台实现 | 第56-67页 |
| ·硬件平台介绍 | 第56-60页 |
| ·PC7205简介 | 第56-58页 |
| ·开发特点与工具 | 第58-60页 |
| ·基于PC7205的网络编码实现 | 第60-67页 |
| ·系统结构 | 第60-61页 |
| ·设计细节介绍 | 第61-65页 |
| ·测试方案 | 第65-6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