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积背景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2-21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混合沉积 | 第13-16页 |
| ·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 | 第16-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完成工作量和创新点 | 第19-21页 |
| ·完成工作量 | 第19页 |
| ·创新点 | 第19-21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1-28页 |
| ·大地构造背景 | 第21-22页 |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2-23页 |
| ·构造分区 | 第23-25页 |
| ·地层特征 | 第25-28页 |
| ·巴楚组 | 第26页 |
| ·卡拉沙依组 | 第26-27页 |
| ·小海子组 | 第27-28页 |
| 第3章 混积岩类型 | 第28-37页 |
| ·分类方法 | 第28-30页 |
| ·成分分类 | 第28-29页 |
| ·成因分类 | 第29-30页 |
| ·混积岩成分类型 | 第30-32页 |
| ·混积岩成因类型 | 第32-33页 |
| ·混积强度 | 第33-34页 |
| ·混积岩的元素组成 | 第34-37页 |
| 第4章 层序地层中的混积作用 | 第37-52页 |
| ·层序地层划分的理论依据 | 第37-38页 |
| ·层序界面的识别 | 第38-43页 |
| ·三级层序划分 | 第43-44页 |
| ·层序地层中混积岩的分布 | 第44-48页 |
| ·层序地层格架 | 第48-52页 |
| ·层序地层的演化 | 第49页 |
| ·层序地层的横向展布 | 第49-52页 |
| 第5章 沉积相与混合沉积模式 | 第52-74页 |
| ·岩石学特征 | 第52-60页 |
| ·岩石类型 | 第52-57页 |
| ·岩石组合类型 | 第57-58页 |
| ·沉积构造 | 第58-60页 |
| ·沉积相 | 第60-65页 |
| ·潮坪 | 第60-61页 |
| ·泻湖 | 第61-62页 |
| ·陆棚 | 第62页 |
| ·局限台地 | 第62-63页 |
| ·蒸发台地 | 第63页 |
| ·开阔台地 | 第63页 |
| ·台地边缘 | 第63-65页 |
| ·沉积演化与沉积相展布特征 | 第65-68页 |
| ·沉积演化 | 第65-67页 |
| ·沉积相展布 | 第67-68页 |
| ·混合沉积模式 | 第68-74页 |
| ·混积潮坪模式 | 第70页 |
| ·混积泻湖模式 | 第70-71页 |
| ·混积台地模式 | 第71-74页 |
| 第6章 混积型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 | 第74-96页 |
|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 第74-91页 |
| ·胶结作用 | 第74-76页 |
| ·溶蚀作用 | 第76-78页 |
| ·白云石化作用 | 第78-81页 |
| ·白云石重结晶 | 第81-83页 |
| ·交代作用 | 第83-85页 |
| ·石英次生加大 | 第85-87页 |
| ·自生矿物 | 第87-91页 |
| ·成岩序列 | 第91-96页 |
| ·准同生期成岩特征 | 第91-93页 |
| ·浅埋藏成岩期特征 | 第93-94页 |
| ·中-深埋藏成岩期特征 | 第94-96页 |
| 第7章 混积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 第96-112页 |
| ·储层岩石类型与储集空间类型 | 第96-100页 |
| ·岩石类型 | 第96-98页 |
| ·储集空间类型 | 第98-100页 |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100-103页 |
| ·生屑灰岩段 | 第100-101页 |
| ·小海子组 | 第101-103页 |
| ·四性关系 | 第103-109页 |
| ·不同岩石类型的物性特征 | 第103-106页 |
| ·不同岩石类型的电性特征 | 第106-107页 |
| ·物性与电性的关系 | 第107页 |
| ·不同岩石类型的含油气性 | 第107-109页 |
| ·储层分类 | 第109-112页 |
| 第8章 混积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 | 第112-129页 |
| ·间断混合控制下的早期成岩机理 | 第112-114页 |
| ·白云石化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 | 第114-121页 |
| ·回流渗透白云石化 | 第115-117页 |
| ·海水白云石化 | 第117-118页 |
| ·浅埋藏白云石化 | 第118-119页 |
| ·中-深埋藏白云石化 | 第119-121页 |
| ·混积型碳酸盐岩热液溶蚀机理 | 第121-126页 |
|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对含膏储层的改造 | 第126-129页 |
| 第9章 储层分布预测 | 第129-135页 |
| ·单井储层分布 | 第129-132页 |
|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第132页 |
| ·储层平面分布 | 第132-135页 |
| 结论 | 第135-137页 |
| 致谢 | 第137-1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8-14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