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研究背景、原因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社会管理相关研究和观点 | 第11-14页 |
·非政府组织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志愿者组织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理论与趋势评述 | 第17-18页 |
·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社会管理 | 第18-19页 |
·社会管理创新 | 第19页 |
·第三部门与非政府组织(NGO) | 第19-20页 |
·志愿者组织 | 第20-21页 |
·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21页 |
·创新之处 | 第21页 |
·不足之处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2章 县级志愿者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 第23-26页 |
·县级志愿者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表现 | 第23-24页 |
·拾遗补缺,弥补政府失灵的缺陷 | 第23页 |
·互补合作,推动公民社会发展 | 第23-24页 |
·推动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创新 | 第24页 |
·县级志愿者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形式 | 第24-26页 |
第3章 龙游县志愿者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个案调查 | 第26-32页 |
·龙游县青年志愿者协会 | 第26-28页 |
·协会的成员构成 | 第26-27页 |
·协会参与社会管理的领域 | 第27页 |
·协会的领导机构 | 第27页 |
·协会与当地政府的关系 | 第27-28页 |
·龙游博友爱心社 | 第28-29页 |
·博友爱心社的成员构成 | 第28页 |
·博友爱心社参与社会管理的领域 | 第28页 |
·博友爱心社的领导机构 | 第28-29页 |
·博友爱心社与当地政府的关系 | 第29页 |
·个案解析 | 第29-32页 |
·龙游县青年志愿者协会 | 第29-30页 |
·龙游博友爱心社 | 第30-31页 |
·龙游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博友爱心社的差异 | 第31-32页 |
第4章 县级志愿者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 第32-38页 |
·龙游县志愿者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现状 | 第32-34页 |
·龙游县志愿者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主要领域和方式 | 第32页 |
·龙游县志愿者组织的组织结构 | 第32-33页 |
·龙游县志愿者组织的管理模式 | 第33-34页 |
·志愿者招募和激励方式 | 第34页 |
·县级志愿者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瓶颈和制约 | 第34-36页 |
·行政色彩浓厚,参与社会管理独立性不足 | 第34-35页 |
·法律地位尴尬,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发挥受限制 | 第35-36页 |
·参与社会管理的形式不多,领域有待拓宽 | 第36页 |
·县级志愿者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36-38页 |
·县级志愿者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理论支持不够 | 第36页 |
·县级志愿者组织起步晚发展还不成熟 | 第36页 |
·双重管理体制导致志愿者组织力量薄弱 | 第36-37页 |
·公众对志愿者组织的认识不够 | 第37页 |
·县级志愿者组织自身因素 | 第37-38页 |
第5章 推动志愿者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对策分析 | 第38-42页 |
·规范县级政府与志愿者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职能范围 | 第38-39页 |
·县级政府要转变社会管理理念 | 第38页 |
·在民主领导协调参与中共同推进社会管理 | 第38页 |
·政府主导建立对志愿者组织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 第38页 |
·政府负责加强鹿组织立法工作 | 第38-39页 |
·政府要倡导鼓励志愿者组织的发展 | 第39页 |
·提高县级志愿者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 | 第39-40页 |
·完善县级志愿服务队伍管理机制 | 第39页 |
·建立志愿者组织社会化运作机制 | 第39-40页 |
·完善志愿组织的内部管理机制 | 第40页 |
·志愿者组织要在社会管理加强与县级政府的合作互动 | 第40-42页 |
·志愿者组织为县级政府和社会提供双向志愿服务 | 第40页 |
·与政府合作项目扩大影响 | 第40-41页 |
·建立完善的公众信息反馈机制 | 第41页 |
·要与社会团体和政府团体协调发展 | 第41-4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