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MsFAR1、MsPYL8、MsGATA12基因与紫花苜蓿秋眠相关性研究

致谢第4-8页
摘要第8-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0页
    1.1 紫花苜蓿的利用及其营养价值第10-12页
        1.1.1 紫花苜蓿青饲利用第10页
        1.1.2 紫花苜蓿青干草和草粉的利用第10-11页
        1.1.3 青贮苜蓿的利用第11-12页
    1.2 苜蓿的秋眠性第12页
    1.3 光调控苜蓿秋眠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4 苜蓿秋眠性相关基因研究进展第13-18页
        1.4.1 FAR1基因研究进展第13-14页
        1.4.2 PYL8基因研究进展第14-15页
        1.4.3 GATA12基因研究进展第15-18页
            1.4.3.1 GATA转录因子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第16页
            1.4.3.2 对植物形态建成的调控第16-17页
            1.4.3.3 影响分生组织细胞分化和叶片的发育第17页
            1.4.3.4 对成花的调控第17-18页
            1.4.3.5 GATA转录因子对胁迫的响应第18页
    1.5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第18-20页
2 引言第20-21页
3 试验一紫花苜蓿MsFAR1、MsPYL8和MsGATA12基因的表达特性第21-38页
    3.1 试验材料第21-23页
        3.1.1 实验设备第21页
        3.1.2 植物材料第21页
        3.1.3 载体和菌株第21页
        3.1.4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第21-23页
    3.2 实验方法第23-28页
        3.2.1 胁迫处理和样本的采集第23页
            3.2.1.1 苜蓿种子的种植第23页
            3.2.1.2 胁迫处理苜蓿幼苗第23页
            3.2.1.2 大田苜蓿采样第23页
        3.2.2 RNA的提取第23-24页
        3.2.3 RNA质量检测和浓度的测定第24页
        3.2.4 RNA反转录cDNA第24-25页
        3.2.5 目的基因引物设计第25页
        3.2.6 目的基因的克隆和测序第25-27页
            3.2.6.1 目的基因的克隆第25-26页
            3.2.6.2 目的基因PCR产物回收第26页
            3.2.6.3 目的基因片段连接T载体第26-27页
            3.2.6.4 连接产物转化DH5α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第27页
        3.2.7 荧光定量PCR第27-2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8-33页
        3.3.1 提取的RNA质量和浓度检测第28页
        3.3.2 目的基因的扩增与测序结果第28-29页
        3.3.3 基因表达量分析第29-33页
            3.3.3.1 MsFAR1基因表达量分析第29-30页
            3.3.3.2 MsPYL8基因表达量分析第30-31页
            3.3.3.3 MsGATA12基因表达量分析第31-33页
    3.4 讨论第33-38页
        3.4.2 MsPYL8基因表达量结果讨论第34-35页
        3.4.3 MsGATA12基因表达量结果讨论第35-38页
4 试验二MsGATA12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苜蓿遗传转化第38-50页
    4.1 试验材料第38-40页
        4.1.1 植物材料第38页
        4.1.2 载体和菌株的选择第38页
        4.1.3 主要试剂第38-39页
        4.1.4 仪器设备第39-40页
    4.2 试验方法第40-45页
        4.2.1 实验所需试剂的配置第40页
        4.2.2 GATA12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0-44页
            4.2.2.1 GATA12完整CDS区引物设计第40-41页
            4.2.2.2 PCR克隆MsGATA12基因CDS区第41页
            4.2.2.3 回收后DNA片段与克隆载体pMD18-T连接第41-42页
            4.2.2.4 连接产物转化DH5α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第42页
            4.2.2.5 菌液鉴定及质粒的提取和鉴定第42页
            4.2.2.6 Nco I和Pml I双酶切第42-43页
            4.2.2.7 连接和重组载体的鉴定第43页
            4.2.2.8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GV4404感受态细胞第43-44页
        4.2.3 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第44页
            4.2.3.1 农杆菌的复苏第44页
            4.2.3.2 紫花苜蓿外植体的制备第44页
            4.2.3.3 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遗传转化第44页
        4.2.4 转基因苜蓿的鉴定第44-45页
            4.2.4.1 再生苜蓿DNA提取第44-45页
            4.2.4.2 转基因苜蓿的分子鉴定第45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5-48页
        4.3.1 MsGATA12基因的比对及CDS区全长的扩增及鉴定第45-46页
        4.3.2 pMD18-GATA12和pCAMBIA3301空载体双酶切结果第46页
        4.3.3 连接和重组载体的鉴定第46-47页
        4.3.4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GV4404感受态细胞鉴定第47页
        4.3.5 转基因苜蓿的鉴定第47-48页
    4.4 讨论第48-50页
5 结论第50-51页
6 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3页
英文摘要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慈善行为策略与消费者响应关系实证研究
下一篇: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河南商丘定位观测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