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碰瓷”行为法律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 交通“碰瓷”行为概述 | 第11-14页 |
(一) “碰瓷”行为之内涵界定 | 第11页 |
(二) 交通“碰瓷”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11-13页 |
1、 利用身体“碰瓷” | 第11-12页 |
2、 利用动物遗体“碰瓷” | 第12页 |
3、 驾车“碰瓷” | 第12-13页 |
(三) 交通“碰瓷”行为的法律特征 | 第13-14页 |
(四) 交通“碰瓷”行为法律定性的现状 | 第14页 |
二、 交通“碰瓷”行为的法律性质 | 第14-26页 |
(一) 交通“碰瓷”行为法律性质之冲突及原因分析 | 第14-15页 |
1、 交通“碰瓷”行为法律性质之冲突 | 第14-15页 |
2、 冲突原因分析 | 第15页 |
(二) 交通“碰瓷”行为法律性质之认定 | 第15-26页 |
1、 交通“碰瓷”行为之民事侵权 | 第16页 |
2、 交通“碰瓷”行为之行政违法 | 第16-17页 |
3、 交通“碰瓷”行为之刑事犯罪及涉及的罪名 | 第17-26页 |
三、 交通“碰瓷”行为法律责任之承担 | 第26-31页 |
(一) 民事责任的承担 | 第26-28页 |
1、 归责原则 | 第26-28页 |
2、 责任承担方式 | 第28页 |
(二) 行政责任的承担 | 第28页 |
(三) 刑事责任 | 第28-31页 |
1、 罪数问题 | 第29页 |
2、 量刑情节 | 第29-31页 |
四、 交通“碰瓷”行为之法律完善 | 第31-33页 |
(一) 立法上的完善 | 第31-32页 |
(二) 司法制度的完善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注释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