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导论 | 第12-14页 |
第一章、农村法律援助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8页 |
(一)、法律援助的一般含义 | 第14-15页 |
(二)、国内前期研究成果梳理 | 第15-16页 |
(三)、农村法律援助的特点及其规律 | 第16-18页 |
第二章、农村法律援助机制的价值取向 | 第18-26页 |
(一) 维护农村弱势群体的人权 | 第18-20页 |
(二) 维护司法程序公正 | 第20-23页 |
(三) 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与中国法治化的实现 | 第23-26页 |
第三章、农村法律援助机制的现状 | 第26-32页 |
(一) 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制度体系概述 | 第26-27页 |
(二) 我国农村法律援助机制的推进模式 | 第27-29页 |
(三) 我国农村法律援助机制推进模式的实效 | 第29-32页 |
第四章、我国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32-41页 |
(一) 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与非法律化 | 第32-34页 |
(二) 农村法律援助机制资金短缺 | 第34-36页 |
(三) 农村法律援助工作者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 第36-38页 |
(四) 农村法律援助机制的服务范围过窄 | 第38-41页 |
第五章、农村法律援助援助机制问题的应对与完善 | 第41-51页 |
(一) 农村法律援助制度上的修改与完善 | 第41-46页 |
1 完善农村法律援助的配套设施尤其是乡镇司法所的建设 | 第41-43页 |
2 加强农村法律援助机构的建设与人员配置 | 第43-45页 |
3 拓宽法律援助资金来源,构建资金保障的新途径 | 第45-46页 |
(二) 农村法律援助机制的认识与提高 | 第46-51页 |
1 加强农村法治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 第46-48页 |
2 构建"新时代礼法并行"的农村社会秩序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