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离子电池锌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锌离子电池概述 | 第10-16页 |
·锌锰系列电池的发展历程 | 第10-12页 |
·锌离子电池的概念及原理 | 第12-13页 |
·锌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第13-14页 |
·其他锌基电池 | 第14-16页 |
·锌离子电池锌负极材料 | 第16-21页 |
·锌的概述 | 第16-17页 |
·锌电极的种类及制备 | 第17-19页 |
·二次锌电极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解决锌电极问题的途径 | 第20-21页 |
·论文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3-30页 |
·实验原料、化学试剂 | 第23-24页 |
·原料来源 | 第23页 |
·化学试剂 | 第23-24页 |
·电极制备 | 第24-26页 |
·锌电极的制备 | 第24-26页 |
·二氧化锰正极的制备 | 第26页 |
·锌离子电池装配 | 第26页 |
·样品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26-28页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26-27页 |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7页 |
·比表面积测定及孔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性能测试 | 第28-30页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28页 |
·极化测试 | 第28页 |
·析氢测试 | 第28-29页 |
·充放电循环 | 第29页 |
·自放电测试 | 第29-30页 |
第3章 锌离子电池性能降低机理研究 | 第30-36页 |
·引言 | 第30页 |
·锌离子电池性能降低机理研究 | 第30-35页 |
·锌离子电池静置过程中的析氢状况 | 第30-31页 |
·静置过程中锌负极的物相变化 | 第31-32页 |
·锌负极充放电循环前后形貌比较 | 第32-33页 |
·锌负极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物相变化 | 第33-34页 |
·析氢与碱式硫酸锌的形成机理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活性炭/锌复合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6-44页 |
·引言 | 第36页 |
·充放电循环前后多孔锌负极的表征 | 第36-39页 |
·形貌分析 | 第36-37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37-38页 |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 第38-39页 |
·锌离子电池的循环伏安图 | 第39-40页 |
·活性炭对锌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活性炭对锌离子电池自放电的影响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复合添加剂对锌负极性能的影响 | 第44-51页 |
·引言 | 第44页 |
·不同添加剂对锌负极析氢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添加剂对锌负极极化行为的影响 | 第45-47页 |
·不同添加剂对锌负极显微形貌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同添加剂对锌负极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复合添加剂对锌负极缓蚀机理探讨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电镀锌合金负极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1-61页 |
·引言 | 第51页 |
·电镀锌镍合金概述 | 第51-52页 |
·锌镍合金概述 | 第51-52页 |
·促进锌镍合金共沉积的措施 | 第52页 |
·锌镍合金镀液及电镀工艺 | 第52页 |
·电镀锌镍合金表征分析 | 第52-56页 |
·形貌分析 | 第52-54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54页 |
·EDS 能谱分析 | 第54-56页 |
·电镀锌镍合金极化分析 | 第56-57页 |
·电镀锌镍合金对锌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的影响 | 第57-58页 |
·电镀锌镍合金对锌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