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导论 | 第7-14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8-9页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3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江西省农技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概况 | 第14-32页 |
·农技员个人特征 | 第14-15页 |
·管理体制与组织环境 | 第15-19页 |
·基本实现“管理在县,工作在乡”的管理模式 | 第15-16页 |
·管理制度建设基本健全 | 第16-17页 |
·机构职能安排以公益性职能为主 | 第17-18页 |
·设施设备保障程度较低 | 第18页 |
·经费财政有所保障,但保障力度有限 | 第18-19页 |
·业务交流环境良好,社会保障水平较高 | 第19页 |
·农技推广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 第19-22页 |
·人员准入机制逐步实施 | 第20页 |
·人员晋升程序相对公开 | 第20-21页 |
·培训安排机制 | 第21页 |
·人员退出机制 | 第21-22页 |
·农技员工作成就感 | 第22页 |
·农技推广的参与机制 | 第22-25页 |
·合作概况 | 第23-24页 |
·与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 | 第24页 |
·与农业企业合作较少 | 第24-25页 |
·收入分配机制 | 第25-28页 |
·收入指标选择 | 第25页 |
·农技员的收入水平与结构 | 第25-27页 |
·农技员对收入的公平感评价 | 第27-28页 |
·工作安排机制 | 第28-29页 |
·考核激励机制 | 第29-31页 |
·考核机制逐渐建立健全,考核方式逐渐多样 | 第29-30页 |
·考核内容以业务工作考核为主,兼顾中心工作 | 第30页 |
·激励机制逐渐建立,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和职称挂钩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农技员对运行机制的满意度评价 | 第32-49页 |
·管理体制和组织环境评价 | 第32-36页 |
·组织环境整体评价 | 第32页 |
·管理与组织环境指标满意度较高,保障性指标满意度较低 | 第32-34页 |
·农技员特征与组织环境 | 第34-36页 |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评价 | 第36-39页 |
·人力资源环境整体评价 | 第36页 |
·非竞争性指标满意度较高,竞争性指标满意度较低 | 第36-38页 |
·农技员特征与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 第38-39页 |
·农技推广参与机制评价 | 第39-44页 |
·农技推广参与机制整体评价 | 第40-41页 |
·产中合作度较高,产前产后合作度较低 | 第41-43页 |
·农技员特征与推广参与机制评价 | 第43-44页 |
·收入分配机制评价 | 第44-45页 |
·工作安排机制评价 | 第45-47页 |
·考核激励机制的主观评价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农户对农技员的推广行为评价 | 第49-57页 |
·农户特征 | 第49-50页 |
·推广行为评价 | 第50-53页 |
·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对普通农户技术指导的覆盖情况 | 第50-51页 |
·基于随机农户的推广组织行为评价 | 第51-52页 |
·基于核心示范户的推广行为评价 | 第52-53页 |
·推广绩效评价 | 第53-54页 |
·、基于随机农户的推广组织绩效评价 | 第53-54页 |
·基于示范户的农技员推广绩效评价 | 第54页 |
·基于示范户的农技员推广行为绩效综合评价 | 第54-57页 |
·农技员推广行为评价(Extension Behavior) | 第54-56页 |
·农技员推广绩效评价(Extension Performance) | 第56-57页 |
5 对策建议 | 第57-62页 |
·完善管理体制和组织环境 | 第57页 |
·重建有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 第57-58页 |
·建立面向市场和产业化的技推广参与机制 | 第58-60页 |
·建立“农民考核,绩效挂钩”的考核激励机制 | 第60页 |
·建立与绩效考评结果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 | 第60-61页 |
·制定明确的工作安排制度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