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异化现象的政治学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导论 | 第7-12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理论意义 | 第7-8页 |
·现实意义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2. 消费异化的一般概述 | 第12-19页 |
·消费异化的界定 | 第12-14页 |
·“消费”、“异化”的含义 | 第12-13页 |
·消费异化的含义 | 第13页 |
·消费异化的实质 | 第13-14页 |
·异化消费的历史形态 | 第14-19页 |
·禁欲节制性消费 | 第14-15页 |
·拜物逻辑的放纵性消费 | 第15-19页 |
3. 当前我国消费异化的主要问题及根源 | 第19-27页 |
·消费异化问题的表现 | 第19-22页 |
·攀比性面子消费 | 第19-20页 |
·畸形性人情消费 | 第20页 |
·夸示性炫耀消费 | 第20-21页 |
·盲目性时尚消费 | 第21-22页 |
·奢侈性浪费消费 | 第22页 |
·消费异化问题的根源 | 第22-27页 |
·理想信念的迷茫 | 第22-23页 |
·享乐主义的宣泄 | 第23页 |
·拜金主义的至上 | 第23-24页 |
·消费主义的流行 | 第24-25页 |
·监管机制的不力 | 第25-27页 |
4. 当前我国消费异化问题的危害 | 第27-32页 |
·对个人的危害 | 第27-28页 |
·道德人格的论丧 | 第27页 |
·人文精神的失落 | 第27-28页 |
·价值取向的错位 | 第28页 |
·对社会的危害 | 第28-30页 |
·滋生腐败的催化剂 | 第28-29页 |
·社会不公的发效剂 | 第29页 |
·社会发展的消耗剂 | 第29-30页 |
·对自然的危害 | 第30-32页 |
·加深资源危机 | 第30页 |
·加剧生态危机 | 第30-32页 |
5. 有效克服消费异化问题的路径 | 第32-38页 |
·努力培养健康的消费意识 | 第32-35页 |
·提倡绿色消费,树立适度型消费观 | 第32-33页 |
·倡导理性消费,培育健康消费方式 | 第33-34页 |
·开展消费教育,提升消费者素质 | 第34-35页 |
·大力加强宏观消费指导 | 第35-38页 |
·完善监管机制,优化消费结构 | 第35-36页 |
·缩小消费差距,保护弱势群体 | 第36-37页 |
·引导文化建设,明辨消费是非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