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1页 |
图表清单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多元化背景下的建筑学发展新趋势 | 第15-16页 |
·电影与建筑的艺术共性 | 第16页 |
·电影与建筑的创作及结构共性概述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7页 |
·本课题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8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课题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19-22页 |
·电影建筑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电影化叙事和蒙太奇 | 第20-22页 |
·论文框架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电影与建筑学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基础 | 第24-36页 |
·电影与电影的镜头语言 | 第24-26页 |
·电影与电影艺术 | 第24页 |
·电影的镜头语言 | 第24-26页 |
·动态视觉与动态空间 | 第26-29页 |
·动态空间理论的产生以及发展 | 第26-28页 |
·动态视觉和动态空间观念在建筑领域的影响 | 第28-29页 |
·叙事认知理论 | 第29-30页 |
·电影与建筑之间的交叉应用 | 第30-36页 |
·建筑对电影场所、空间的限定与营造 | 第30-32页 |
·电影在建筑设计表达中的作用 | 第32-33页 |
·电影在建筑学研究中的作用 | 第33-36页 |
第三章 电影与建筑的叙事及其时空组织方式案例分析比较 | 第36-64页 |
·比较分析方法 | 第36-38页 |
·表现主义叙事与戏剧化情节体验 | 第38-46页 |
·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Das Cabinet des Dr.Caligari.(1920) | 第38-44页 |
·水之教堂 | 第44-46页 |
·线性叙事结构下的空间并置游戏 | 第46-55页 |
·电影《后窗》Rear Wi ndow(1954) | 第46-52页 |
·苏州博物馆新馆 | 第52-55页 |
·多维时空的跳跃冒险 | 第55-64页 |
·电影《盗梦空间》Inception(2010) | 第55-62页 |
·彼得.艾森曼2号住宅 | 第62-64页 |
第四章 电影化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第64-89页 |
·“电影化思维”到“电影建筑” | 第64页 |
·建筑“剧本”的编写者——伯纳德.屈米 | 第64-71页 |
·屈米与吸引力蒙太奇 | 第64-65页 |
·《电影剧本》&《曼哈顿手稿》 | 第65-68页 |
·拉维莱特公园 | 第68-71页 |
·塑造光的“场景”导演——让.努维尔 | 第71-78页 |
·作为“导演”的让.努维尔 | 第71-72页 |
·以时间、空间为存在条件的“透明建筑” | 第72-74页 |
·传达讯息的“媒体建筑” | 第74-78页 |
·建筑与城市的影评人——莱姆.库哈斯 | 第78-89页 |
·库哈斯和电影 | 第78-79页 |
·库哈斯的理论专著 | 第79-82页 |
·库哈斯的“设计表演秀” | 第82-89页 |
第五章 电影建筑学的教学研究实践与创作方法总结 | 第89-109页 |
·国内外电影建筑学的教学实践 | 第89-98页 |
·英国AA建筑学院的教学实践 | 第89-92页 |
·广州美术学院的教学实践——形、空间、情节 | 第92-95页 |
·华中科技大学的教学实践——“电影与建筑”专题设计 | 第95-96页 |
·清华大学的教学实践——建筑与城市设计“电影北京(2)” | 第96-98页 |
·国外电影建筑学的创作实践 | 第98-101页 |
·伍端“散漫构成——场所、叙事和数字性在未来的博物馆”的研究项目 | 第98-99页 |
·电影住宅——日本2009年新建筑设计竞赛 | 第99-101页 |
·创作方法归纳与总结 | 第101-109页 |
·电影与设计任务的交叉共性构建 | 第102-103页 |
·运用镜头的组织技巧进行建筑空间的叙事性营造 | 第103-105页 |
·材料、光影和多媒体技术在建筑意境表达中的作用 | 第105-109页 |
第六章 笔者的电影建筑设计尝试 | 第109-126页 |
·胜利1号——青年创意社区设计 | 第109-121页 |
·设计的前期研究 | 第110-114页 |
·构建电影与本设计的交叉共性 | 第114-117页 |
·设计的图形表达 | 第117-121页 |
·云上的城市——未来的住宅模式探索 | 第121-125页 |
·设计的生成理念 | 第122-123页 |
·设计的图形表达 | 第123-125页 |
·设计实践小结 | 第125-12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26-129页 |
·各章小结 | 第126页 |
·研究成果 | 第126-127页 |
·感想与展望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1页 |
附录:影片观摩目录 | 第131-13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4-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