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 ·校经书院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 ·校经书院史料及整理 | 第12页 |
| ·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 第2章 校经书院的历史沿革 | 第14-23页 |
| ·巡抚主导下的湘水校经堂(1833-1878) | 第14-17页 |
| ·创办 | 第14-15页 |
| ·停滞 | 第15-16页 |
| ·恢复 | 第16-17页 |
| ·学政主导下的校经书院(1879-1903) | 第17-23页 |
| ·天心阁时期的湘水校经堂 | 第17-18页 |
| ·湘春门外的校经书院 | 第18-19页 |
| ·维新时期的校经书院 | 第19-20页 |
| ·变法失败后的校经书院 | 第20-21页 |
| ·校经书院的改制 | 第21-23页 |
| 第3章 校经书院的制度 | 第23-36页 |
| ·生徒的选调制度及特点 | 第23-25页 |
| ·考课的制度和内容 | 第25-27页 |
| ·经费的筹措及管理 | 第27-31页 |
| ·湘水校经堂时期经费的筹集 | 第27-28页 |
| ·湘春门时期校经书院经费的筹集及使用 | 第28-30页 |
| ·校经书院的经费进一步增加 | 第30-31页 |
| ·藏书与图书管理制度 | 第31-36页 |
| ·藏书与书籍的捐赠 | 第31-33页 |
| ·书籍借阅制度 | 第33-34页 |
| ·书籍管理制度 | 第34-36页 |
| 第4章 校经书院与湖南新政 | 第36-47页 |
| ·校经书院教育制度的创新 | 第36-39页 |
| ·《湘学报》的创立 | 第36-37页 |
| ·校经书院实学会的创办及制度 | 第37-39页 |
| ·《湘学报》与湖南新政 | 第39-47页 |
| 余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附录A 校经书院山长生徒表(部分) | 第51-60页 |
| 附录B 《校经堂初集》、《校经堂二集》目录 | 第60-66页 |
| 附录C 《湘学报》(《湘学新报》)六大专栏文章篇目表 | 第66-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