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罪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0页 |
·选题意图 | 第7-8页 |
·研究现状 | 第8页 |
·研究思路 | 第8-9页 |
·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第2章 盐城水污染案判决及引发的问题 | 第10-14页 |
·盐城水污染案及其判决 | 第10-11页 |
·盐城水污染案基本案情 | 第10页 |
·盐城水污染案判决情况 | 第10-11页 |
·盐城水污染案判决引发的争议问题 | 第11-14页 |
·罪名正确与否发生争执 | 第11-12页 |
·主体是否适格引发了争执 | 第12页 |
·对盐城水污染案犯罪人的主观形态存有争议 | 第12-13页 |
·量刑是否适当引发争议 | 第13-14页 |
第3章 污染环境罪的立法缺陷 | 第14-19页 |
·入罪门槛仍然偏高 | 第15-16页 |
·污染环境罪的主观方面仍然不明确 | 第16-17页 |
·污染环境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区别点设置模糊 | 第17-18页 |
·污染环境罪法定刑仍然偏低 | 第18-19页 |
第4章 污染环境罪立法完善 | 第19-23页 |
·降低入罪门槛 | 第20-21页 |
·明确规定污染环境罪的主观方面 | 第21页 |
·立法规定污染环境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区别点 | 第21-22页 |
·适当提高污染环境罪的法定刑 | 第22-23页 |
结语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致谢 | 第26-27页 |
附录 | 第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