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民居文化遗产治理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11页 |
·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民居文化遗产治理 | 第13-29页 |
·文化遗产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治理及治理模式 | 第14-15页 |
·发达国家民居文化遗产的治理 | 第15-21页 |
·美国“中央集中”管理的体制 | 第15-18页 |
·日本“中央--地方分治”管理体制 | 第18-20页 |
·发达国家管理制度的总结 | 第20-21页 |
·我国文化遗产治理 | 第21-27页 |
·我国民居治理模式典型代表 | 第23-26页 |
·我国民居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SZ 民居文化遗产治理现状 | 第29-45页 |
·民居文化遗产治理的特殊性 | 第29-30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0-32页 |
·SZ 民居文化遗产现状及利益相关人 | 第32-36页 |
·SZ 民居文化遗产当前治理模式 | 第36-38页 |
·大鹏所城和大万世居的租赁模式 | 第36-38页 |
·观澜版画村购买模式 | 第38页 |
·“租”与“售”的模式的治理效果评价 | 第38-42页 |
·根因分析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SZ 民居文化遗产共同治理模式 | 第45-66页 |
·民居文化遗产治理面临的挑战 | 第45-47页 |
·SZ 民居文化遗产治理的目标 | 第47页 |
·SZ 民居文化遗产治理的利益相关者 | 第47-54页 |
·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 | 第48-51页 |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分析 | 第51-52页 |
·利益相关者冲突平衡 | 第52-54页 |
·民居文化遗产共同治理模式 | 第54-62页 |
·共同治理结构 | 第54-56页 |
·共同治理模式框架 | 第56-59页 |
·共同治理组织运行机制 | 第59-60页 |
·激励、监督机制 | 第60-62页 |
·共同治理模式效果评估 | 第62-65页 |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62-63页 |
·评估过程与结论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70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