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0. 引言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12-13页 |
1.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评述 | 第13-24页 |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内涵界定与价值评析 | 第13-16页 |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内涵界定 | 第13-15页 |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价值评析 | 第15-16页 |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法理分析 | 第16-20页 |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法律模式选择 | 第20-24页 |
·保险人模式选择 | 第20-21页 |
·投保人模式选择 | 第21-22页 |
·承保风险的选择 | 第22-24页 |
2. 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运作的实证分析 | 第24-33页 |
·保护海外中资的双边投资保护协议分析 | 第24-27页 |
·双边投资保护协议中政治风险相关条款分析 | 第24-26页 |
·双边保护协议中的代位求偿权分析 | 第26-27页 |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海外投资保险业务运作分析 | 第27-31页 |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业务运作现状 | 第27-28页 |
·中国信保提供的海外投资保险业务运作模式分析 | 第28-31页 |
·中国企业在MIGA投保实践 | 第31-33页 |
3.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国际法保护机制研究 | 第33-39页 |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国际法与国内立法的关系评述 | 第33-34页 |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 第33-34页 |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与MIGA(国际多边投资担保协定) | 第34页 |
·MIGA承保制度探析 | 第34-39页 |
·MIGA发展现状解析 | 第34-35页 |
·MIGA担保制度的设计理念 | 第35-36页 |
·MIGA担保制度缺陷分析 | 第36-39页 |
4.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国外立法比较研究 | 第39-46页 |
·美、日、德三国海外投资保险立法模式选择 | 第39-42页 |
·美、日、德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立法模式选择 | 第39-41页 |
·不同立法模式下承保范围的局限性比较 | 第41-42页 |
·美、日、德三国海外投资保险立法模式下的代位求偿权分析 | 第42-46页 |
5. 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法律问题及制度构建 | 第46-56页 |
·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46-48页 |
·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法规尚属空白 | 第46-47页 |
·我国海外投资承保机构过于单一集权 | 第47-48页 |
·构建中国国内海外投资保险立法的必要性 | 第48-50页 |
·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完善建议 | 第50-56页 |
·保险法律模式:双边投资保护为主、单边保证制度为辅 | 第50-51页 |
·承保机构设置:采用海外投资保险审批机构与业务运营机构合一国家政府部门承担救济审批职能模式 | 第51-52页 |
·合格投资者界定:应确立自然人、我国法人及我国自然人或法人具有绝对控股权的境外法人为合格的投保者 | 第52-53页 |
·承保范围界定:承保汇兑险、战乱险、征用险,同时应承保营业中断险与延迟支付险 | 第53-55页 |
·风险预警机制:构建海外投资信息共享平台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