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机动遥感卫星地面接收处理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3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发展动态 | 第11页 |
| ·国外最新发展动态 | 第11-12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 2 系统设计 | 第13-25页 |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13页 |
| ·系统主要功能 | 第13页 |
|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第13-14页 |
|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第14-18页 |
| ·系统设备组成介绍 | 第14-15页 |
| ·操作流程 | 第15-16页 |
| ·系统跟踪原理 | 第16-17页 |
| ·系统接收处理原理 | 第17页 |
| ·系统测试原理 | 第17-18页 |
| ·系统任务管理 | 第18页 |
| ·系统主要指标计算与分析 | 第18-24页 |
| ·系统G/T值计算 | 第18-19页 |
| ·系统接收性能分析 | 第19-21页 |
| ·天线跟踪能力分析 | 第21-23页 |
| ·系统变频选择及交调分析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主要分系统设计 | 第25-45页 |
| ·天线分系统 | 第25-27页 |
| ·组成及特点 | 第25-26页 |
| ·工作原理 | 第26页 |
| ·计算分析 | 第26-27页 |
| ·馈线分系统 | 第27-28页 |
| ·组成及特点 | 第27-28页 |
| ·工作原理 | 第28页 |
| ·伺服分系统 | 第28-32页 |
| ·基本构成 | 第28-30页 |
| ·控制原理 | 第30-31页 |
| ·液压分系统 | 第31-32页 |
| ·天线座分系统 | 第32-33页 |
| ·组成 | 第32页 |
| ·工作原理 | 第32-33页 |
| ·接收分系统 | 第33-43页 |
| ·组成 | 第33页 |
| ·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33-36页 |
| ·关键技术分析及计算 | 第36-40页 |
| ·调制器设计 | 第40-42页 |
| ·解调器设计 | 第42-43页 |
| ·记录存档设备 | 第43-44页 |
| ·设备组成 | 第43页 |
| ·基本工作原理 | 第43-44页 |
| ·基带数据切换开关设备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4 关键及创新技术 | 第45-55页 |
| ·高机动性设计技术 | 第45-49页 |
| ·虚拟设计技术 | 第45-47页 |
| ·机电液一体化设计技术 | 第47-48页 |
| ·流程设计技术 | 第48页 |
| ·运输设计技术 | 第48-49页 |
| ·双频组合馈源技术 | 第49页 |
| ·高速图像预处理技术 | 第49-52页 |
| ·多星兼容通用平台技术 | 第50页 |
| ·高效、高速、高质量的数据处理技术 | 第50-52页 |
| ·轨道确定技术 | 第52-53页 |
| ·轨道改进技术 | 第52页 |
| ·星下点显示技术 | 第52-53页 |
| ·自动化管理及测试技术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5 系统特点及技术水平分析 | 第55-57页 |
| ·系统特点 | 第55页 |
| ·技术水平分析 | 第55-57页 |
| 6 结论 | 第57-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和发表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