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世界博物馆旅游的发展呈现新趋势 | 第11页 |
·休闲体验时代来临,文化旅游走向新热潮 | 第11页 |
·发达国家博物馆旅游业逐渐成熟,我国博物馆旅游开发需求迫切 | 第11-12页 |
·新博物馆运动提出新要求,城市旅游的发展提出新需求 | 第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研究综述与现实基础 | 第15-28页 |
·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博物馆功能的演变及游客身份的转变 | 第15页 |
·博物馆旅游者行为研究 | 第15-16页 |
·博物馆旅游功能开发 | 第16-17页 |
·博物馆文化旅游产业——博物馆与旅游、城市、社区的融合 | 第17页 |
·国内博物馆旅游研究综述 | 第17-22页 |
·博物馆功能及经营管理研究 | 第17-18页 |
·博物馆与旅游的关系研究 | 第18页 |
·博物馆旅游者行为研究 | 第18-19页 |
·博物馆旅游开发综合研究 | 第19-20页 |
·国内博物馆旅游的专题研究 | 第20-22页 |
·国外博物馆旅游开发的典型案例与经验总结 | 第22-25页 |
·古根海姆博物馆旅游市场化运作模式 | 第22-23页 |
·大英博物馆旅游公共空间开发模式 | 第23-24页 |
·大都会博物馆旅游购物模式 | 第24页 |
·国外博物馆旅游开发的经验总结 | 第24-25页 |
·国内博物馆旅游开发的典型案例与主要问题 | 第25-28页 |
·综合型博物馆旅游的开发——城市旅游的标志 | 第25页 |
·行业类博物馆旅游休闲的新兴开发 | 第25页 |
·规模化的博物馆集群式旅游开发 | 第25-26页 |
·国内博物馆旅游开发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3 基础研究 | 第28-32页 |
·相关概念研究 | 第28-30页 |
·博物馆 | 第28页 |
·博物馆旅游 | 第28-29页 |
·博物馆集群 | 第29页 |
·博物馆文化旅游产业 | 第29-30页 |
·基础理论研究 | 第30-32页 |
·大系统论 | 第30页 |
·大旅游论 | 第30-31页 |
·产业集群论 | 第31-32页 |
4 大博物馆理念的思想体系 | 第32-38页 |
·大博物馆理念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历程 | 第32-33页 |
·新博物馆运动——新博物馆学催生了“大博物馆”理念 | 第32页 |
·大博物馆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 第32-33页 |
·大博物馆理念的内涵 | 第33-34页 |
·大博物馆的主要特征 | 第34-35页 |
·大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的比较 | 第35-36页 |
·大博物馆理念在博物馆旅游开发中的应用性评价 | 第36-38页 |
5 大博物馆旅游综合体开发(GM-TCD)模式 | 第38-50页 |
·GM-TCD 模式的构建 | 第38-46页 |
·GM-TCD 模式发展的背景 | 第38-39页 |
·大博物馆理念作为 GM-TCD 模式开发中介环节的意义 | 第39-40页 |
·阐释 GM-TCD 模式 | 第40-42页 |
·GM-TCD 模式的结构功能分析 | 第42-44页 |
·GM-TCD 模式的形成机制 | 第44-45页 |
·GM-TCD 模式的表现特征 | 第45-46页 |
·GM-TCD 模式相比于传统开发模式的优点与创新之处 | 第46-47页 |
·GM-TCD 模式的保障体系研究 | 第47-50页 |
·经营运作模式的革新 | 第47-48页 |
·保障机制建设 | 第48-50页 |
6 实证研究---基于 GM-TCD 模式的大渡口区博物馆旅游开发研究 | 第50-61页 |
·大渡口博物馆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 第50-53页 |
·大渡口博物馆旅游开发的背景分析 | 第50-51页 |
·大渡口博物馆旅游开发的优势与基础条件分析 | 第51-53页 |
·对大渡口建设 GM-TCD 地区的思路认识 | 第53-54页 |
·从展示大渡口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认识 | 第53页 |
·从博物馆旅游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认识 | 第53-54页 |
·从重钢遗址保护和文化挖掘的角度来认识 | 第54页 |
·大渡口区植入 GM-TCD 模式的博物馆旅游开发径 | 第54-61页 |
·开发特点与发展潜力疏引 | 第54-58页 |
·开发路径导向 | 第58-6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课题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