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 劳动者忠诚义务的内涵、由来及性质 | 第9-14页 |
(一) 劳动者忠诚义务的内涵 | 第9-10页 |
(二) 劳动者忠诚义务的由来:劳动契约特殊性的视角 | 第10-12页 |
1、 劳动契约的从属性 | 第10-11页 |
2、 劳动契约的继续性 | 第11-12页 |
(三) 劳动者忠诚义务性质的梳理 | 第12-14页 |
1、 学界对劳动者忠诚义务性质的不同观点 | 第12-13页 |
2、 劳动者忠诚义务的性质和地位 | 第13-14页 |
二、 劳动者忠诚义务的内容及考量因素 | 第14-26页 |
(一) 劳动者忠诚义务之基本内容 | 第14-16页 |
(三) 界定劳动者忠诚义务之考量因素 | 第16-26页 |
1、 区分不同层次劳动者 | 第17-19页 |
2、 劳动者忠诚义务是否及于职务外行为 | 第19-20页 |
3、 劳动者重大法益 | 第20-23页 |
4、 社会公共利益 | 第23-26页 |
三、 劳动者违反忠诚义务的法律后果 | 第26-31页 |
(一) 雇主惩戒 | 第26-29页 |
1、 雇主惩戒权的依据 | 第26-27页 |
2、 雇主惩戒的形式及其限制 | 第27-29页 |
(二) 损害赔偿责任 | 第29-31页 |
四、 我国劳动者忠诚义务的法律制度建设 | 第31-37页 |
(一) 我国劳动者忠诚义务基本内容的立法现状、不足及完善 | 第31-32页 |
(二) 我国劳动者忠诚义务考量因素的立法现状、不足及完善 | 第32-35页 |
1、 细化义务主体的规定 | 第32-34页 |
2、 区分劳动者忠诚义务的时空范围 | 第34页 |
3、 忠诚义务不得超越劳动者重大法益 | 第34页 |
4、 平衡忠诚义务与公民义务 | 第34-35页 |
(三) 我国违反忠诚义务法律后果的立法现状、不足及完善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论文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