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8页 |
| ·分离科学及难分离体系概述 | 第12-15页 |
| ·分离科学及其发展趋势介绍 | 第12-13页 |
| ·共沸体系 | 第13-15页 |
| ·共沸体系简介 | 第13页 |
| ·共沸物的判别 | 第13-14页 |
| ·共沸体系分离简介 | 第14-15页 |
| ·萃取精馏技术 | 第15-16页 |
| ·离子液体概述 | 第16-19页 |
| ·离子液体概念和特性 | 第16页 |
| ·离子液体分类和制备 | 第16-19页 |
| ·离子液体分类 | 第16-18页 |
| ·离子液体的常见合成方法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涉及的离子液体 | 第19页 |
| ·离子液体在萃取精馏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 ·盐效应及常见夹带剂缺点 | 第19-21页 |
| ·离子液体作为夹带剂的优势 | 第21页 |
| ·离子液体用于分离的研究现状 | 第21-29页 |
| ·离子液体作为夹带剂的研究 | 第22-26页 |
| ·含离子液体体系相平衡计算与活度系数模型研究 | 第26-29页 |
| ·汽液平衡测定方法 | 第29-32页 |
| ·直接法 | 第29-30页 |
| ·间接法 | 第30-32页 |
| ·本文所用汽液平衡测定方法 | 第32页 |
| ·汽液平衡数据关联和预测方法 | 第32-36页 |
| ·Wilson活度系数模型 | 第33-34页 |
| ·NRTL活度系数模型 | 第34页 |
| ·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 | 第34-35页 |
| ·本文所用关联方法 | 第35-36页 |
| ·本文的研究的共沸体系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二章 含离子液体体系汽液平衡测定 | 第38-58页 |
| ·实验原理和装置 | 第38-44页 |
| ·汽液平衡测定技术和双循环沸点仪 | 第38-39页 |
| ·配制液相组成的计算 | 第39-41页 |
| ·新的双循环沸点仪 | 第41-44页 |
| ·主要实验用品 | 第44-46页 |
| ·实验药品 | 第44-46页 |
| ·其他主要实验用品 | 第46页 |
| ·实验过程 | 第46-56页 |
| ·压力调控 | 第47页 |
| ·汽液平衡的测定采用连续配制方法实现 | 第47-50页 |
| ·“等离子液体质量含量”体系的汽液平衡测定 | 第47-48页 |
| ·含离子液体二元体系沸点的测定 | 第48-49页 |
| ·“等异丙醇摩尔分数(x′_2=0.95)”体系的汽液平衡测定 | 第49-50页 |
| ·实验测量可靠性验证和误差分析 | 第50-56页 |
| ·液相回流量对温度测定的影响、调整和确定 | 第50-51页 |
| ·通过配制计算得到总体和液相组成的可行性考察 | 第51-54页 |
| ·实验测量误差总结:T,P,x,y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三章 实验数据处理、分析及讨论 | 第58-81页 |
| ·实验活度系数计算 | 第58页 |
| ·实验数据的NRTL方程关联 | 第58-60页 |
| ·含离子液体三元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的NRTL方程关联 | 第59页 |
| ·含离子液体二元体系沸点数据NRTL方程关联 | 第59-60页 |
| ·“等离子液体质量含量”三元系汽液平衡及含离子液体两元沸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第60-74页 |
| ·“等异丙醇摩尔分数(x′_2=0.95)”三元体系汽液平衡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74-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