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制度概述 | 第10-17页 |
一、民事诉讼公告送达的概念与特征 | 第10-12页 |
(一) 民事诉讼公告送达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民事诉讼公告送达的特征 | 第11-12页 |
二、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制度的价值 | 第12-14页 |
(一) 程序促进价值 | 第12-13页 |
(二) 信息传播价值 | 第13页 |
(三) 权利保障价值 | 第13-14页 |
三、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一) 程序正义理论 | 第14-15页 |
(二) 诉讼效率理论 | 第15-17页 |
第二部分 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17-23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德国、法国 | 第17-19页 |
(一) 德国 | 第17-18页 |
(二) 法国 | 第18-19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英国、美国 | 第19-20页 |
(一) 英国 | 第19页 |
(二) 美国 | 第19-20页 |
三、其他国家——日本 | 第20-21页 |
四、域外国家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1-23页 |
(一) 法律规定较为完善 | 第21页 |
(二) 送达主体规定明确 | 第21页 |
(三) 送达方式灵活多样 | 第21-23页 |
第三部分 我国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制度的现实考量 | 第23-34页 |
一、我国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制度的现状 | 第23-28页 |
(一) 立法现状 | 第23-24页 |
(二) 司法现状 | 第24-27页 |
(三) 社会现状 | 第27-28页 |
二、我国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一) 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二) 司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三) 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三、我国公告送达中存在诸多问题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一) 单簿的立法是公告送达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 | 第31-32页 |
(二) 受“重实体轻程序”观念影响 | 第32页 |
(三) 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情况对公告送达的影响 | 第32-34页 |
第四部分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制度的建议 | 第34-40页 |
一、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 | 第34-35页 |
(一) 公正与效率兼顾原则 | 第34页 |
(二) 严格审慎原则 | 第34-35页 |
(三) 公告媒介普及化原则 | 第35页 |
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35-40页 |
(一) 严格限定启动公告送达的条件 | 第35-37页 |
(二) 建立多元化的公告送达方式 | 第37页 |
(三) 建立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合议裁定制度 | 第37-38页 |
(四) 建立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异议制度 | 第38页 |
(五) 建立民事诉讼公告送达监督机制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