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1. 引言 | 第12-26页 |
| ·脑炎/脑膜炎病原体简介 | 第12-16页 |
| ·虫媒性脑炎/脑膜炎病毒 | 第12-14页 |
| ·脑炎/脑膜炎细菌 | 第14-16页 |
| ·病毒性出血热病原体简介 | 第16-20页 |
| ·拉沙热病毒(lassa fever virus.Lassa) | 第16-17页 |
| ·胡宁病毒(junin virus.Junin) | 第17页 |
| ·马秋波病毒(machupo virus.Machupo) | 第17页 |
| ·汉坦病毒(hanta virus.Hanta) | 第17页 |
| ·新疆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CCHFV) | 第17-18页 |
| ·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Marburg) | 第18页 |
|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la) | 第18-19页 |
|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 | 第19页 |
| ·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 | 第19页 |
| ·肺综合征出血热病毒(sin nombre virus.SNV) | 第19页 |
| ·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 | 第19-20页 |
| ·病原体检测技术 | 第20-22页 |
| ·传统生物学技术 | 第20-21页 |
|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 第21-22页 |
| ·多重PCR-Mass ARRAY简介 | 第22-25页 |
| ·MALDI TOF MS | 第23页 |
| ·Mass ARRAY | 第23-24页 |
| ·iPLEX基因型分析法的工作原理 | 第24页 |
| ·多重PCR-Mass ARRAY的优势及应用 | 第24-25页 |
|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5-26页 |
| 2. 膜炎/脑膜炎病原体多重PCR-Mass ARRAY检测技术的建立 | 第26-5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 ·样本 | 第26-27页 |
| ·试剂 | 第27页 |
| ·设备与耗材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6页 |
| ·脑膜炎病原体保守序列分析与筛选 | 第28页 |
| ·内参基因的选择 | 第28-29页 |
| ·引物的设计、配制与测试 | 第29-33页 |
| ·质粒构建及验证 | 第33-34页 |
| ·病毒培养液的预处理 | 第34-35页 |
| ·临床标本的预处理 | 第35-36页 |
| ·多重PCR-Mass ARRAY检测技术的建立 | 第36-40页 |
| ·前PCR扩增 | 第36-37页 |
| ·SAP消化 | 第37页 |
| ·iPLEX延伸反应 | 第37-38页 |
| ·树脂纯化 | 第38-39页 |
| ·质谱检测 | 第39-40页 |
| ·多重PCR-Mass ARRAY检测技术的特异性与灵敏度 | 第40-45页 |
| ·峰图判读分析 | 第40页 |
| ·特异性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 ·灵敏度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 ·重复性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 ·病毒培养物的检测步骤与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 ·纯病毒标本多重PCR-Mass ARRAY实验标准流程 | 第45页 |
| ·纯病毒标本多重PCR-Mass ARRAY实验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 ·临床标本检测步骤与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 ·脑炎临床标本cDNA多重PCR-Mass ARRAY实验标准流程 | 第46页 |
| ·临床标本多重PCR-Mass ARRAY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 ·小结 | 第48-50页 |
| ·特异性 | 第48页 |
| ·灵敏度 | 第48页 |
| ·实用性 | 第48-50页 |
| 3. 出血热病原体多重PCR-Mass ARRAY检测技术的建立 | 第50-66页 |
|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 ·出血热病毒质粒标准品 | 第50页 |
| ·试剂 | 第50页 |
| ·设备与耗材 | 第50-51页 |
| ·实验方法 | 第51-56页 |
| ·出血热病毒保守序列分析、筛选以及内参基因的选择 | 第51-52页 |
| ·引物设计及测试 | 第52-55页 |
| ·构建重组质粒 | 第55-56页 |
| ·方法特异性、灵敏度及重复性验证 | 第56页 |
| ·出血热病毒多重PCR-Mass ARRAY检测技术的建立 | 第56-60页 |
| ·前PCR扩增 | 第56-57页 |
| ·SAP消化 | 第57页 |
| ·iPLEX延伸反应 | 第57-58页 |
| ·树脂纯化 | 第58-59页 |
| ·质谱检测 | 第59-60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0-64页 |
| ·特异性结果分析 | 第60页 |
| ·出血热病毒重组质粒灵敏度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 ·体系重复性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 ·小结 | 第64-66页 |
| ·特异性 | 第64页 |
| ·灵敏度 | 第64页 |
| ·可重复性 | 第64-66页 |
| 4. 讨论与结论 | 第66-70页 |
| ·讨论 | 第66-67页 |
| ·病原体保守序列选择的关键点 | 第66页 |
| ·引物设计的关键点 | 第66页 |
| ·实验结果的判定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7-70页 |
| ·脑炎/脑膜炎病原体多重PCR-Mass ARRAY检测 | 第67页 |
| ·出血热病原体多重PCR-Mass ARRAY检测 | 第67-68页 |
| ·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附录 | 第74-84页 |
| 致谢 | 第84-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