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国外关于动态协同和企业持续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关于动态协同和企业持续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述 | 第16-17页 |
·论文的总体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论文的总体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9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我国中小企业持续竞争力概述及培育现状分析 | 第20-29页 |
·中小企业持续竞争力概述 | 第20-22页 |
·中小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内涵 | 第20页 |
·中小企业持续竞争力特点 | 第20-22页 |
·我国中小企业持续竞争力培育现状 | 第22-23页 |
·我国中小企业持续竞争力培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3-28页 |
·核心竞争力与持续竞争力定位不明确 | 第23-24页 |
·产业集群互补性利用不充分 | 第24-26页 |
·宏观环境支持力度不足 | 第26页 |
·趋同化现象严重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基于动态协同的我国中小企业持续竞争力培育关键要素 | 第29-40页 |
·基于动态协同的中小企业持续竞争力培育的影响因素 | 第29页 |
·内部关键要素 | 第29-34页 |
·战略性资源获取力 | 第29-31页 |
·动态的协调组织力 | 第31-32页 |
·系统的战略规划力 | 第32-33页 |
·持续的学习力 | 第33-34页 |
·外部关键要素 | 第34-39页 |
·经济环境要素 | 第34-35页 |
·产业集群要素 | 第35-37页 |
·政策法律要素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我国中小企业持续竞争力培育的动态协同机制研究 | 第40-52页 |
·动态协同在中小企业持续竞争力培育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 第40-42页 |
·动态协同概述 | 第40-41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41-42页 |
·基于动态协同的我国中小企业持续竞争力培育演进过程 | 第42-47页 |
·基于动态协同的持续竞争力培育演进曲线 | 第42-43页 |
·持续竞争力培育的动态协同演进分析 | 第43-47页 |
·我国中小企业持续竞争力培育的动态协同机制 | 第47-51页 |
·我国中小企业持续竞争力培育的动态协同机制概述 | 第47页 |
·初始态以战略资源获取力为核心的动态协同机制 | 第47-48页 |
·成长态以战略规划力为核心的动态协同机制 | 第48-49页 |
·成熟态以组织协调力为核心的动态协同机制 | 第49-50页 |
·衰退调整态以持续学习力为核心的动态协同机制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基于动态协同的我国中小企业持续竞争力培育路径研究 | 第52-59页 |
·基于动态协同的我国中小企业持续竞争力培育路径选择依据 | 第52-53页 |
·基于动态协同的我国中小企业持续竞争力培育路径 | 第53-58页 |
·基于动态协同的战略资源获取路径 | 第53-54页 |
·基于动态协同的“软实力”提升路径 | 第54-55页 |
·基于动态协同的外部环境协调路径 | 第55-56页 |
·基于动态协同的集群要素互补路径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