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社会网络的隐私保护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论文的组织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知识及理论 | 第14-30页 |
·引言 | 第14页 |
·社会网络中的隐私模型 | 第14-17页 |
·社会网络的框架 | 第14-15页 |
·背景知识 | 第15-16页 |
·数据的效用 | 第16-17页 |
·朴素匿名化网络中的隐私攻击 | 第17-19页 |
·设计社会网络隐私保护方法的挑战 | 第19-20页 |
·简单社会网络的匿名化方法 | 第20-24页 |
·基于边修改的 k-匿名隐私保护 | 第20-21页 |
·基于随机化的隐私保护 | 第21-23页 |
·基于泛化的隐私保护 | 第23-24页 |
·丰富社会网络的匿名化方法 | 第24-29页 |
·匿名化丰富图的连接 | 第25页 |
·匿名化二部图 | 第25-26页 |
·匿名化丰富交互图 | 第26-27页 |
·匿名化边权重图 | 第27-28页 |
·贪婪图的匿名化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社会网络隐私保护方法 | 第30-46页 |
·引言 | 第30页 |
·相关概念 | 第30-33页 |
·朴素匿名化操作 | 第33-34页 |
·社会网络图的扰动与频谱分析 | 第34-45页 |
·社会网络图的特性和扰动 | 第34-35页 |
·社会网络隐私保护匿名化的理论分析 | 第35-41页 |
·ESPPS 算法描述 | 第41-42页 |
·ESPPDA 算法描述 | 第42-44页 |
·隐私保护程度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实验及其分析 | 第46-52页 |
·实验环境 | 第46页 |
·实验数据集 | 第46页 |
·实验结果评价标准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47-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