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洪山区青少年社区矫正实务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2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三、 研究综述 | 第11-24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24页 |
四、 核心概念 | 第24-27页 |
(一) 青少年 | 第24页 |
(二) 社区矫正 | 第24-26页 |
(三) 青少年社区矫正 | 第26-27页 |
五、 研究设计 | 第27-28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第一章 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机构与制度 | 第28-39页 |
一、 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 | 第28-34页 |
(一) 法律依据 | 第28-29页 |
(二) 适用优势 | 第29-31页 |
(三) 对象划分 | 第31-34页 |
二、 青少年社区矫正机构、制度 | 第34-39页 |
(一) 组织机构 | 第34-36页 |
(二) 矫正力量 | 第36页 |
(三) 工作制度 | 第36-39页 |
第二章 青少年社区矫正活动 | 第39-54页 |
一、 思想教育 | 第40-45页 |
(一) 功能 | 第40页 |
(二) 矫正方案 | 第40-45页 |
二、 公益劳动 | 第45-47页 |
(一) 功能 | 第45页 |
(二) 矫正方案 | 第45-47页 |
三、 心理矫正 | 第47-54页 |
(一) 功能 | 第47页 |
(二) 矫正方案 | 第47-54页 |
第三章 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经验和不足 | 第54-63页 |
一、 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经验 | 第54-57页 |
(一) 矫正改造的五个结合 | 第54-55页 |
(二) 渐进式社区矫正活动 | 第55-57页 |
二、 青少年社区矫正的不足 | 第57-63页 |
(一) 观念障碍 | 第57-59页 |
(二) 矫正机构的管理不足 | 第59-61页 |
(三) 矫正方法的应用不足 | 第61-62页 |
(四) 矫正活动的形式有限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对武汉市洪山区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工作建议 | 第63-73页 |
一、 恢复性司法和惩罚性司法的结合 | 第63-66页 |
(一) 注重青少年犯的特殊保护 | 第64-65页 |
(二) 规范青少年犯的服刑义务 | 第65-66页 |
二、 设置青少年社区矫正办公室,规范矫正机构管理 | 第66-68页 |
三、 丰富矫正活动的形式 | 第68-73页 |
(一) 管制刑 | 第68-69页 |
(二) 缓刑 | 第69-71页 |
(三) 假释刑 | 第71页 |
(四) 暂予监外执行 | 第71-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73-74页 |
二、 研究不足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附录 B:参加中南财大社区矫正服务团时的调查照片 | 第80-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