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情监测数据获取及管理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研究问题提出和意义 | 第18-2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20-26页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20-23页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23-26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论文资助项目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农田数据获取关键技术研究 | 第29-55页 |
·农田数据采集技术 | 第29-35页 |
·农田参数类型分析 | 第29-30页 |
·采集设备分析 | 第30-33页 |
·采集方式分析 | 第33-35页 |
·农田数据传输技术 | 第35-40页 |
·手工传输 | 第35页 |
·有线数据传输 | 第35-36页 |
·短距离无线传输 | 第36-37页 |
·移动通讯远程数据传输 | 第37-38页 |
·无线传感网数据传输 | 第38-40页 |
·农田数据获取框架研究 | 第40-47页 |
·业务流程设计 | 第41页 |
·网络集成框架设计 | 第41-44页 |
·系统框架功能设计 | 第44-45页 |
·标准接口设计 | 第45-47页 |
·关键数据获取技术及实现 | 第47-54页 |
·空间位置信息获取 | 第47-49页 |
·属性数据获取 | 第49-51页 |
·多媒体数据获取 | 第51-52页 |
·系统实现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农情监测数据库管理技术研究 | 第55-88页 |
·农情监测数据库建设技术路线 | 第55-57页 |
·数据库技术国内外发展综述 | 第57-66页 |
·数据库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 第57-62页 |
·国内外大型数据库系统分析 | 第62-64页 |
·农情监测数据库定位和平台选择 | 第64-66页 |
·农情监测数据库技术方法和功能设计 | 第66-80页 |
·数据库采用的关键技术 | 第66-73页 |
·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第73-80页 |
·农情监测数据库搭建与效果评价 | 第80-87页 |
·农情监测数据库技术实现 | 第80-85页 |
·农情监测数据库功能评价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四章 农情数据预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 第88-112页 |
·引言 | 第88页 |
·属性数据空间化表达技术 | 第88-96页 |
·属性数据空间化表达的意义 | 第88-89页 |
·属性数据空间化表达研究进展 | 第89-91页 |
·空间化表达常用的插值模型及算法 | 第91-95页 |
·农田观测参数空间插值方法确定 | 第95-96页 |
·空间数据融合技术 | 第96-109页 |
·空间数据融合的意义 | 第96-97页 |
·空间数据融合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7-98页 |
·空间数据融合算法及模型 | 第98-109页 |
·空间数据处理软件集成 | 第109-111页 |
·属性数据空间化表达系统开发 | 第109-110页 |
·空间数据融合软件开发 | 第110-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五章 关键技术试验区应用示范 | 第112-125页 |
·示范技术内容与路线 | 第112-113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113-115页 |
·试验区数据获取 | 第115-119页 |
·自动观测系统示范 | 第115-117页 |
·人工观测远程录入系统示范 | 第117-118页 |
·试验区背景数据库管理 | 第118-119页 |
·试验区数据处理事例 | 第119-123页 |
·观测数据空间化表达 | 第119-122页 |
·空间插值数据与HJ-1卫星反演数据融合 | 第12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六章 全文结沦 | 第125-128页 |
·全文结论 | 第125-126页 |
·创新点 | 第126页 |
·研究展望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作者简历 | 第140-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