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课题来源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原理分析 | 第14-34页 |
·原理概述 | 第14-21页 |
·SIP 概述 | 第14-15页 |
·NAT 概述 | 第15-16页 |
·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NAT 发展起源 | 第16页 |
·NAT 的种类 | 第16-21页 |
·完全圆椎体 NAT(Full Cone NAT) | 第17-18页 |
·限制型圆锥体 NAT(Restricted Cone NAT) | 第18-19页 |
·端口限制型圆锥体 NAT(Port Restricted Cone NAT) | 第19-20页 |
·对称型(Symmetric)NAT | 第20-21页 |
·NAT 穿透技术分析 | 第21-33页 |
·STUN 协议 | 第21-25页 |
·概述 | 第21页 |
·消息解析 | 第21-23页 |
·原理流程 | 第23-25页 |
·TURN 协议 | 第25-27页 |
·概述 | 第25页 |
·消息解析 | 第25-26页 |
·原理流程 | 第26-27页 |
·Skype 的 P2P 穿透 | 第27-29页 |
·流媒体服务器 | 第29-30页 |
·ICE 协议 | 第30-31页 |
·其他技术方案 | 第31-32页 |
·综合比较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ICE 协议实现 NAT 穿透 | 第34-43页 |
·ICE 穿越 NAT 的算法流程 | 第34页 |
·ICE 协议实现分析 | 第34-36页 |
·候选地址对的收集 | 第34-35页 |
·连通性检测 | 第35-36页 |
·网络环境 | 第36页 |
·ICE 协议实例分析 | 第36-41页 |
·ICE 协议综合评测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 ICE 协议穿透 NAT 算法的改进 | 第43-50页 |
·算法改进 | 第43-47页 |
·分布式以及“云计算”思想 | 第43页 |
·P2P 的思想 | 第43-45页 |
·一致性哈希表 | 第45-46页 |
·改进的算法思想 | 第46-47页 |
·系统架构改进 | 第47-49页 |
·系统架构设计 | 第47-48页 |
·服务器端设计 | 第48页 |
·客户端设计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基于改进的 ICE 协议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0-79页 |
·需求分析 | 第50-55页 |
·系统功能需求 | 第50-53页 |
·业务数据模块需求 | 第51页 |
·数据维护模块需求 | 第51-52页 |
·数据存储模块需求 | 第52-53页 |
·需求用例 | 第53-55页 |
·客户端用例 | 第53-54页 |
·服务器用例 | 第54-55页 |
·系统设计 | 第55-61页 |
·系统模型 | 第55-57页 |
·系统流程 | 第57-59页 |
·系统时序 | 第59-61页 |
·系统实现 | 第61-69页 |
·工具与辅助库 | 第61页 |
·算法实现 | 第61-63页 |
·一致性哈希算法实现 | 第62页 |
·分布式算法的实现 | 第62-63页 |
·模块实现 | 第63-69页 |
·Connector 模块的实现 | 第63-65页 |
·SIPProtocol 模块的实现 | 第65-66页 |
·ICEProtocol 模块的实现 | 第66-67页 |
·DataStream 模块的实现 | 第67-68页 |
·MainServer 模块的实现 | 第68-69页 |
·测试分析 | 第69-78页 |
·测试设备 | 第69页 |
·测试方案 | 第69-71页 |
·穿透测试 | 第71-77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