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动物生态学论文

陕西宁陕朱鹮(Nipponia nippon)再引入种群的繁殖生态学初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前言第11-27页
   ·朱鹮的基本状况第11-13页
     ·形态特征第11页
     ·食性第11页
     ·栖息地特征第11-12页
     ·居留习性第12页
     ·繁殖习性第12-13页
   ·朱鹮的历史分布第13-14页
   ·朱鹮的衰亡过程和原因第14-15页
   ·研究进展第15-19页
     ·领域性第16页
     ·繁殖期的活动性和栖息地利用第16页
     ·幼鸟活动性和生境利用第16-17页
     ·冬季觅食地的选择第17页
     ·巢址选择第17页
     ·繁殖成功率第17-18页
     ·潜在繁殖地研究第18页
     ·出生扩散和稚后扩散第18页
     ·繁殖生态第18-19页
   ·朱鹮的保护现状第19-22页
     ·就地保护第20-21页
     ·易地保护第21-22页
   ·濒危物种的再引入第22-25页
     ·国外濒危物种再引入现状第23页
     ·国内物种的再引入现状第23-24页
     ·朱鹮再引入的必要性及其现状第24-25页
   ·鸟类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第25-27页
第2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第27-35页
   ·研究地区的自然概况第27-29页
     ·地理位置第27页
     ·地质地貌第27页
     ·气候水文第27页
     ·土壤状况第27-28页
     ·森林植被第28页
     ·动物资源第28-29页
   ·研究时间第29页
   ·研究对象第29-32页
   ·研究方法第32-35页
     ·个体识别及跟踪第32页
     ·观察记录第32-33页
     ·研究内容第33-34页
     ·数据分析第34-35页
第3章 研究结果第35-52页
   ·朱鹃再引入种群的繁殖生物学第35-41页
     ·巢的特征及营巢习性第35-38页
     ·求偶与交配第38-39页
     ·产卵第39-40页
     ·孵化与育雏第40-41页
     ·朱鹮在繁殖期的领域和警戒行为第41页
   ·食性第41-42页
     ·食物组成第41-42页
     ·觅食行为第42页
   ·繁殖成功率第42-44页
     ·营巢成功率第42页
     ·孵化成功率第42-43页
     ·出飞成功率第43-44页
   ·繁殖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第44-52页
     ·产卵日期对窝卵数和繁殖成功率的影响第44-45页
     ·年龄对窝卵数和繁殖成功率的影响第45-47页
     ·海拔高度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第47-50页
     ·营巢树种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第50页
     ·人为干扰对朱鹮繁殖行为的影响第50-52页
第4章 讨论第52-60页
   ·窝卵数及其影响因素第52页
   ·雏鸟死亡概况及其原因探讨第52-53页
   ·婚配制度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的讨论第53-54页
   ·朱鹮再引入种群与野生种群的相关比较第54-58页
     ·宁陕再引入地与洋县原产地条件对比第54-55页
     ·再引入种群与野生种群的窝卵数、孵化数与出飞数的差异比较第55-56页
     ·再引入种群与野生种群的繁殖成功率差异比较第56-57页
     ·再引入种群与野生种群雌雄亲鸟首次参加繁殖的年龄比较第57页
     ·再引入种群与野生种群同一巢树种类对繁殖成功率的差异比较第57-58页
   ·再引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第58-60页
     ·觅食地及食物生物量不足第58页
     ·天敌和伴生物种的威胁第58-59页
     ·跟踪监测难度大第59页
     ·基地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第59页
     ·社区保护力度不够第59-60页
第5章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山雀和绿背山雀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和系统发生分析
下一篇:基于GIS与Fuzzy的野生植物生境适宜性评价与区划研究--以秦岭地区华中五味子为例